所有的人也都不在拥护他们了。
无奈之下,刘焉的这几个儿子裹着残余的兵马向南中而去。
他们到了南中之后,虽然得到了当地各大土著部落的接纳,但是说实话,那里的生活实在是令他们无法忍受。
这些人先前都是朝廷的亲贵,也都是望族,他们年轻时在中原享受过了很大的优渥生活,后来到了蜀中,也都是锦衣玉食。
南中是荒芜之地,就算是他们的地位不变,但是在那个地方是要条件没条件,要生活保障没生活保障,要生活质量也没有生活质量……到处都是野兽,到处都是毒障!
在这种情况下,刘璋他们怎么能甘心在这儿生活一辈子呢?
这些年来,刘璋接受了不小的打击,首先就是他的几个哥哥在南中因为忧愁,又或是因为水土不服,又或是因为南中的各种毒瘴而先后去世。
如今,刘焉所剩下的这几个儿子,只剩下刘璋一个人。
刘璋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活,他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么完了,完全看不到希望。
让他在南中组织兵将,联合当地的部落,发展自己的势力,打回益州腹地……说实话他没这个能耐,他也没有这个号召力。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俭出现了,给了刘璋很大的希望。
刘俭和他的父亲刘焉乃是故交,两个人当时一起在汉灵帝刘宏那里推行了废史立牧。
可以说,刘俭是刘璋心中的大偶像,在刘璋看来,汉室宗亲刘俭的到来,给了他人生的希望,带给他无限的光明。
于是,刘璋立刻派人去见刘俭,希望自己可以配合刘俭的行动,从南中出兵,向着成都的方向前进。
按道理来说,现在刘璋出不出现,对局势影响都不大。
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反正成都早晚都被朝廷拿下来。
不过既然是刘焉的儿子,想来对于昔日那些跟随刘焉进入益州的东州士来说,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刘俭觉得,若是在这个时候将刘璋拉到自己的阵营来,一则可增加己方的士气,对形势更加有利。
二则,也可以使他团结汉室宗亲,使自己的贤名更加远播。
于是,刘俭便同意了,让刘璋率领他的少部分人马向着成都来。
而且,刘俭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打下了益州,也仅仅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大汉朝的设立在南中目前影响还是不够的。
如今刘璋在南中窝了好多年,虽然他这个人没什么本事,但是对于南中的情况想来还算是熟悉的,身为宗亲中的一员,他可以帮助己方的军队进入南中,加强地方与南中各大部落的联系,对于大汉将来对南中的开发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刘俭也就不再做其他设想了,他率领大军直奔着成都而去。
而此时此刻,成都城中则是一片慌乱。
成都城中的百姓听闻朝廷的大军来了,却没有人想要上城支持守军防御,百姓们都躲在家中不愿出门,他们并不想掺和袁遗与刘俭之间的战争,他们对于袁家的统治也没有什么所留恋的。
现在的城中百姓想的只是如何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财产和亲人。
袁遗在这种时刻,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振奋成都中人的士气,各大豪强也不愿意继续为他出人出兵。
袁遗满面惊慌的躲在自己的府邸,双目无神的望着棚顶,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