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通报,说是大理寺的人进城门了,再过一刻钟就要到府衙门前了。
县令顾不上跟夫人和师爷继续闲谈了,屁股着火似的弹了起来,马不停蹄往外走去。
县令风风火火道:“我去迎接安少卿,师爷你也跟我一块去,夫人你安排好家中,准备好我交代的事情,我去去就回。”
县令夫人也跟着站起来,摸了摸身上的衣裳,心想自己也要不要换一身,这身是她用来迎接贵客穿的,还没穿几次。
广安县属于雍州府上县,水土丰饶,附近山上全是药田,家家户户都是做药材生意的,常年一整条街都弥漫着淡淡草药味。
每年药材成熟季节,都会有药商过来收购药材,一时人声鼎沸,到了年节还会举办彩灯会,与民同乐。
李护卫驾着马车进入城门,走上主街:“大人,广安县到,再往前走就是县衙了。”
“已经到了?”陶宁撩开车帘,往外看去,却没看见集市上应有的人流,反而分外安静,只有两三人在街上走。
因为红衣夜奔一事太过诡异吓人,药材商也不敢往这走了,倒是比往年都清冷不少。
现在已经是傍晚,不少商铺早早关门,那在街上的两三人也行色匆匆,好像很惧怕天黑之后还在街上走。
陶宁似有所觉侧过脸,两边商铺的跑堂伙计们在门边探头探脑,警惕张望,一改从前看见有钱生客就热情十足的模样。
手抓着醒神药包闻的秦央坐在马车里,垂着眼帘,看陶宁缩了回来,才问:“外面怎么那么安静?”
陶宁扯了扯压皱的衣袖,想把它扯平整:“闹鬼了好一段时间,县令迟迟查不出真相,捉不住那鬼影,搞得广安县人心惶惶的,自然就安静了。”
秦央皱眉:“闹鬼?”
陶宁听着语气,歪头问:“长意不信世上有鬼?”
秦央冷笑连连,微白的脸上尽是嘲讽:“我只信人心有鬼。”
说着,马车停在了县衙大门前。
此时夕阳西下,街上完全空无一人了,秋风卷起落叶,入目一派萧瑟。
李护卫跳下车,走到一边,陶宁撩开车帘下车。
县令躬身行礼:“下官广安县县令赵融,见过少卿大人。”
陶宁:“起身吧,天色不早了,闲话入府再叙。”说完,她下意识回身伸手去拉秦央。
伸出去的手被秦央眼神退回,现在她们在外,不能像在无人之处那样举止亲密。
陶宁只好收回手:“我此番来是为了‘红衣夜奔案’,一路上时间匆忙,没来得及了解案情,劳赵县令稍后细说。”
赵县令忙说:“应该的应该的。”
听见说话声,赵县令悄悄抬眼看去,只见那穿着素雅衣裙的女子面容素雅,不施粉黛,虽然年轻,但举止优雅,自带不怒自威气场。
若是不说她是官员,他怕不是会错认成天潢贵胄。
心里的惊讶更加多了,早就听说过大理寺少卿十分年轻,没想到是这样的年轻。
听说她也才不过二九年华,人家十八了已经是大理寺少卿了,自己不知道都几个十八了还在县官上打转。
陶宁等了秦央下马车走过来,准备入府,才注意到赵县令走姿:“赵县令你这是……”
县令哭丧着脸:“下官无能,带人追捕那作乱的贼子,一不小心踩到瓦片滑倒,把腿给摔断了。”
陶宁恍然:“原来如此。”
怪不得刚刚县令出门的时候是一瘸一拐的,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按大俞律,身有残缺者不能为官。
原来是最近才摔断的,难为他一把老骨头还追着鬼跑了。
第138章被公主捡回家了26
入府时,时间已经不早了,几乎要过了晚膳的时间。
应陶宁的要求,赵县令没敢效仿落难知府那样大张旗鼓举办洗尘宴,只让下人做本地菜色,一直在灶头热着,人到了才叫人端上来。
还担心安少卿不喜与人共食,特地请示过了,就让丫鬟带着饭菜送过去。
心惊胆战地等了好一会,直到丫鬟带着残羹冷炙走出院子,才让人把伺候的丫鬟叫来问话。
那两丫鬟回想了一下,说:“没什么特别的,少卿只是聊了几句家常,又问了几句话,吃完了就让我们收拾东西了。”
赵县令忙说:“她问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