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油水的时候,肥油比瘦肉的地位高很多。
张铁生会带着两个儿子出去砍树枝,留着晾干后生火。
“爹,这粗活你怎么不叫慕春过来帮你干,我们这都是读书的手,整日与这些为伍,那不成了乡野莽夫?”老大慕霖不情不愿的掰着细小的枝叉,一个不留神差点从小船上掉下去。
“让你捡点树枝怎么了?如今没地方读书,难不成你们还要像大姑娘一样躲在屋子里?”张铁生总觉得张慕春没有姑娘家的样子,不如姐姐乖巧听话,可眼下若是主动拿她当儿子用,张铁生拉不下这个脸。
还是他们爷三出来干吧,尽管两不顶一个也只能将就着用。
老大一听也只能泄气的继续跟着,老四倒没太多的反应,可手里的活一样惨不忍睹。
慕春起床后,发现小五站在刘桂花跟前,小手捡着碗里的油渣吃的满嘴流油,她也跟着探头过去用筷子捞出两块瘦肉条,装到碗里拿跑了。
回去看到柳芸禾将头伸出窗外,用柳府带出来的刷牙子与竹盐清洁牙齿,两个腮帮子含着水鼓鼓的回头看了她一眼。
“我娘烤了油渣子,我特意给你捡了两块肉干打牙祭。”说着将碗放在一旁。
柳芸禾总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被她养胖了,从前贴身的小衣都紧了不少。在府上时与姜惜柔暗暗比较谁的腰肢更细,吃东西更是挑三拣四,后来被慕春捡过来随意的喂养,胃口反倒好了不少,就连眼下一日只吃一餐的光景,她都总是能找到零食投喂她。
就导致她非但没瘦,反而还有点长胖,早晨偷偷调整了小衣的带子才舒服些。
看着她拿进来泛着棕红色油亮亮的肉干,柳芸禾有种她被当成了小孩子的感觉,不知道后面屋子里那个胖胖的小家伙有没有吃到,背着孩子吃独食多不好意思。
张慕春爬到船顶,扯下油布的一角打开木箱子的盖板,里面盖了好几层的棉花,布匹,都规整的摆在里面。
她们只买了七十斤的棉花,柳芸禾偷偷藏起来二十斤,将剩下的裹上纸从新绑好,棉花团大小上看不出什么。
那日柳芸禾买了两车的东西,张慕春也没记住每个东西的具体份量,便也没怀疑过东西少了。
如今看着棉花团,准备好好规划一下才发现几十斤的棉花足够两个人用,却不够一大家子人用,她们本就占用了柳芸禾许多东西,眼下她只能厚着脸皮继续用,还好柳芸禾不计较,也表明随她怎么用,她便将这份恩情记在了心里。
吃穿用度都紧着大小姐先来,这样她心里也好受些。
慕春屋子里两床被子都是新做的,厚实舒服一时半刻不用换新的,可冬天总要有一身棉衣棉裤穿。棉衣需要一斤半到二斤的棉花,棉裤大概也需要二斤,这样一个人便要留出四斤的棉花。
张慕春掂量着手里的棉花,完了,加一起都不到五十斤的感觉,昨日给老四做的棉被有点奢侈了。
最后她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做五条被子,每条四斤棉花共二十斤,还剩下不到三十斤的棉花,先留出五斤给柳芸禾做一身厚实的棉衣棉裤。还要留下十斤做些月事带,大小姐用不惯其他的。什么都能省,这个可得预备足。
剩下的十五斤棉花,奶奶分两斤,小五分一斤,一人做个袄子。家里的三个男人张铁生,张慕霖,张慕景,合做一件大点的棉衣,分四斤棉花,谁有事出门谁穿,只能轮流用。
再有便是家里的四个女人,刘桂花,张慕烟,张慕春,赵月娥,正好还剩下八斤棉花,一人二斤做个棉马甲过冬便好。
她将这个想法讲给刘桂花时,刘桂花立马表示自己可以不要棉马甲,将她那份棉花添给当家的就好。
“就算你不要,我爹与大哥他们也做不出来两件棉衣。况且冬季严寒没有棉衣恐怕不能过冬,娘你就不要再想其他了!”张慕春神色认真,口气没有商量的余地。
“嗯,那,那,好吧!我下午便带着你二姐开始做被子与棉衣。”刘桂花其实想说女人们冬季也不用出门,可以将棉花补贴给爷们,可想来想去也没办法从老人或者孩子的身上省,赵月娥也不像能给自家男人贴补的性子。
慕春的那份也不可能吐出来,只有柳小姐分的多了些,可这些棉花都是人家的,能同意分出来给大伙用,已是仁至义尽。
想了一圈没发现能下手的地方,最后便老实的同意了慕春的法子。
赵月娥听说要做被子,特意从屋子里面钻出来看热闹。
张慕春将布匹都抱到甲板上,让刘桂花挑选。如果有剩余的布匹与针线,还要做些厚实的冬装。
正好奶奶还能帮忙一起做,自己也可以剪裁面料。
当初买了白色细棉布,深蓝色,暗红色,深绿色,黑色,粗布各两匹。
白色细棉布要留着给柳芸禾做里衣,或者加上棉花做月事带,船上一共好几个女人,这月事带的事情也是迫在眉睫。
所以白色的细棉布不能动。
“给你做身棉衣,你要选个喜欢的颜色吗?”慕春看她与赵月娥一般感兴趣。
柳芸禾收回目光道:“哪里有的选,就那匹枣红色带暗纹的吧!”
她指着其中一匹布漫不经心道。
“我也要那匹红色的做衣裳。”赵月娥紧随其后道,生怕将她落下。
“好,给你也做红色的。”见没人理她,刘桂花连忙应着,老大虽然已经成亲一年多,可他们两口子一直住在镇上,婆媳之间真正相处的时候并不多。
每匹布都均匀的少了五分之一的长度,当然也是藏进了柳芸禾的小荷包,下乡人买整匹布的时候很少,这时候更是没人关注这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