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红楼]贾璋传 > 100110(第21页)

100110(第21页)

黛玉耳根有些发热,她玩笑道:“没想到三哥哥这样有钱?以后可以叫二姐姐三妹妹她们一起来找哥哥吃大户了。”

贾璋随意地道:“还能吃上两年,以后她们就得找你了。”

黛玉疑惑地看向贾璋,贾璋笑着解释道:“等我们成亲后,这些私房归你管,全都由你说了算,几位妹妹想吃大户也得找你去了。”

他说完后,黛玉的耳朵彻底红了,她侧过身子不肯看贾璋,轻声反驳道:“谁要跟你成亲?谁要做你的管家婆?反正我是万事不管的。”

贾璋开怀地大笑。

《诗经》里说:“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这话说得倒是有道理。他见到妹妹这位君子时,心情确实十分欢畅。

在贾璋回国子监后,黛玉见院中海棠正好,便起了赏花做诗社之心。

爹爹的信里说了,让她在闺中多和众姐妹玩笑。三哥哥也说如果喜欢做诗社就去做,不要怕麻烦,黄柏在家里看家,可以替她跑腿。

因为没有后顾之忧,黛玉在严嬷嬷的帮助下,很快就把诗社和小宴给筹备起来了,并且给两位嫂子和众姐妹们都发了请帖。

在黛玉等人开始学习管家后,荣国府女先生就辞馆了。

因为女孩子们都不用上学,她们在嬷嬷那里学完东西后的闲暇时间很多。在这些时间里,大家不是和丫鬟斗嘴儿,就是看书做针线,或是去别处串门说笑,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

如今黛玉做东做诗社,倒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情,大家都乐意凑个热闹,因此众人都欣然前往。

在严嬷嬷的教导下,黛玉把这场小宴办得极为出色,铃兰桌布置在花木扶疏间,众人都觉得十分雅致。

黛玉的招待也让众人感到宾至如归,就连探春都对黛玉玩笑道:“林姐姐的雅号,合该是三个字的,那样就和三哥哥的是一对儿了。”

贾璋的别号是一枝春,这个别号是根据他当年和蒋凤举的玩笑话取的,听起来倒也还算别致。黛玉的雅号叫菁莪居士,就是根据自己院子的名字取的,取名的态度十分惫懒,这也是探春打趣黛玉的原因。

大家听了探春的玩笑,都拍手叫妙,史湘霓还笑道:“我给妹妹想了个好的,便叫满床笏好了,和小叔那个一枝春正好相对。意头也好,日后……”

还没等她说完,黛玉就跑过来拿着帕子轻轻掩住她的嘴巴了。

“好嫂子,你可别跟三妹妹一起笑话我了。菁莪居士就很好,若是你们觉得不好,叫两枝夏,三枝秋也成!”

满床笏这个典故出自《旧唐书》:“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

后来经过口耳相传,这个典故变成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孙辈及标下几十人皆为朝廷高官,众人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家族无比兴旺昌盛。

因为寓意吉祥,《满床笏》在本朝也极其风靡,去年贾母过寿时点的戏就是这一折。在座的媳妇姑娘丫鬟婆子全都听过这一折戏,因此所有人都能听出来琏二奶奶的玩笑之意。

怪不得林大姑娘急着捂琏二奶奶的嘴巴呢。一时间,菁莪院内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第109章分家析产收债情实,原吉献计省亲之策

又过了一些时日,荣国府分家了。

这件事是贾政在休沐时主动来找贾赦提的,贾赦心里忖度着这件事情八成是老太太让贾政过来跟他说的。

不过不管怎样,贾赦都很乐意接受。

即便仍旧要跟老二住在一起,但是能在族谱上跟老二分开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因为贾政和贾璋都是贾母的心头肉,所以贾母的分家方案还算公平。

祭田、学田和敕造荣国府的宅邸是大房的,其余的产业大房分六成,二房分四成;分家后荣府跟老亲走礼的花销与贾母的花销一家出一半,其余的花销都各自走自家的账。

在贾母去世前,荣国府不对外公布分家的消息,住处什么的也都不变,只荣禧堂的三间耳房换了主人,以后去那里理事的人就是史湘霓了。

贾赦对贾母的分法还算满意。

京中分家,去除祭田和学田外,嫡长子有得七成的,也有得六成的,贾母的分法是符合规矩礼法的。

虽说给老二分四成家产让贾赦觉得有些不爽,但贾母没有打破规矩给老二多分让大房受委屈,贾赦就已经很满意了。

所以他很痛快地在文书上签字画押了。

贾政却有些不想签字,但四成家产已经不少了,分家之事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贾政除了笑着签字画押外,又能怎么样呢?

他根本没有说不的勇气,小时候有贾母替他争抢,成婚后有王氏替他争抢,他早已习惯了别人把东西捧到他面前的日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来都没有争抢的能力。

不过三天,荣国府内院府库和外院府库里的东西就全都被清点完了,几十年的账目也被账房盘好了,东大院和西大院后身都盖了新府库,这个家彻底分完了。

当贾赦去顺天府衙门把分家文书请回来,贾蓉开了祠堂在族谱把荣国府大房和二房分为两页后,贾母才有了分家的真实感。

贾母一开始是有些觉得自己有点对不起小儿子的,可是她很快就释然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