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五十二章 荣盛隐深危(第3页)

第六百五十二章 荣盛隐深危(第3页)

之后只是过去不到两日,户部筛选的这批工匠,就被剔除掉十之四五,其中少数几人直接下了锦衣卫大狱。

剩余工匠再经火器司盘问考核,又被剔除掉一些,最后只有十之三四进入火器工坊。

事后参与其事的工部尚书和官员,才从其他渠道得知惊人消息。

就在这批工匠被安置守护之时,据传圣上调集大批中车司密探,连夜奔走各地,盘查所有工匠履事私隐。

这才能及时剔除身份不靖之人,其中被下锦衣卫狱的几位工匠,据说有不轨之谋,具体为何就不得而知……

……

火器工坊坊区,贾琮带着副监刘士振、管事钱槐,在巡查坊内各工房的营造进度。

各处工房进出人员,明显比前几日多了不少,且都是生面孔,他们的表情各自不一,或兴奋、或忐忑、或平和。

这些新进工匠经严密筛选,虽最终得以进入工坊,但他们在加入之前,要和户部工部签订契约。

在今年年底之前,无工部火器司允许,不得离开火器工坊,一应吃住都在坊内,一旦违背逾矩,必受国法严惩。

这样的契约,对于这些技艺精湛,却活在市井底层的工匠,已有些苛刻和惊惧。

最后中选的工匠之中,就有少数人因此恳请退出。

但火器工坊优厚的薪银,安稳的食宿,以及官办作坊名头,对于生计不裕的工匠,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中选工匠的大部分还是接受契约,选择加入工坊。

眼下这批新进工匠,因需要时间验证,他们的家眷还未迁入神京。

工坊会特别安排,将他们每月部分薪银,寄回他们原籍,使他们可以赡养家人。

之所以寄回部分薪银,而不是大部分或全部,也是贾琮特意定下的措施。

因为给于工匠的薪银,远高于工匠在外谋生所得,一旦全额寄回原籍,时间已久,众口流传,必定要引起有心人物关注。

不免会出现被人按图索骥的隐患,甚至于牵连工匠亲眷的风险。

在经历过辽东火器营火枪失窃,金陵城郊火器私造作坊等事。

贾琮已能充分意识到,精良犀利的火器,对这原以刀枪箭弩为主的时代,将造成何等鼓荡和震撼。

一旦后膛枪的犀利卓绝展现世人面前,贾琮完全可以想象,那引发多少疯狂和不顾一切的觊觎,辽东和金陵之事难道不会再次发生?

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管是筛选工匠的严酷,还是各种细节措施的谨慎,都只是想将这个过程,最大限度的延缓。

以便这种最大的延缓,所争取到的时间,可以让他始终占据先机……

……

贾琮一遍巡视工房,手中不停翻阅一卷文牍,详细记录各房分配的新人工匠,以及姓名、年龄、技艺、品行等描述。

他一边翻看文牍,一边对身边的刘士振、钱槐等人,随口吩咐新工匠的教培、出师、掌事、考绩、奖罚等要领,事无巨细,发人深省。

刘士振和钱槐虽早见惯少年上官的奇绝卓异。

刘士振正经三甲进士,钱槐也是功名出身,两人都不缺学识见地。

但每每和贾琮相处聆听,依旧还是心生惊叹,觉得他每一句话,细思皆有深意。

也不知他这些古怪学问和见地,到底来自何处,典籍不见,圣贤未传,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