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 第205章 古代沅亲王1(第1页)

第205章 古代沅亲王1(第1页)

◎“春粉腻霞微着晕,露红淅玉淡生痕。”◎正月之后就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

待二月十二的花朝节方才过了,一转眼,在春困中,谷雨来临。

绿烟吹作雨纷纷。

京城不论是小门小户,还是富家巨室,柴门朱门皆在屋檐上插了新绿,柳枝条迎着熏熏暖风。

京城附近一带,方圆百里之内,没有荒闲之地,都是园林,出城南面有玉津园、玉仙观,西去有一丈佛园子,四里桥处又有剑客庙、望牛冈,更不用说快活林和乾明寺。

因而谷雨一场,过后一旦放了晴,趁着风暖气朗,原野上盈满春意,城内人便纷纷外出踏春。

金明池在京城顺天门外,和琼林苑仅仅一街之隔。

虽说是皇家园林,但是一年当中大半时间皆可开放给平民百姓。

香车的车轮碾过大道,名贵骏马嘶鸣。

游人络绎不绝。

这边离得不算远的地方,就是养种园,相对于内里的金明池,要更僻静一些。

碧瓦朱檐,临水凉亭。

一群衣着光鲜的年轻人,多是王孙公子,聚在一起,对着牡丹花打得火热。

京城人爱好牡丹,谷雨节气正好是牡丹的花期。

京中花坊培育的牡丹,品类不下三十种,这是一个看花局,要斗出谁家带来的牡丹最好。

“要我说,牡丹当然是愈红愈好看!肉红的还是要看叠罗!”

一个王孙公子模样的青年拍拍手掌,指使自己的随从小厮道:“快把叠罗牡丹捧上来,小心点,可别磕碰了,这可是我好不容易得来的,兰锦花坊最红最鲜的一盆!”

“淡红才最有看头,一捻红,风中娇。”另一青年摇摇折扇,“诸位兄台还是看我带来的这盆一捻红。”

有人不服气,“我倒是与诸位意见不同,牡丹得要这红云叶,深红得到了极点才好看。”

他们所讨论的叠罗、一捻红、红云叶,都是如今京中的牡丹里绝丽的品种。

一时之间场面胶着不下,于是一边赏花,一边饮酒作对。微醺之际。

遥遥的青绿间,暖风传来人声。

“殿下,放高些!放高些!风来了!”

东风吹得正盛。

纸鹞在晴空里摇曳,纸背上绑着竹子扎的薄簧片,因风播响。

又有人声:“殿下,我的殿下,别听米二这厮的!风又大,纸鹞又高,殿下要当心脚下啊!”

王孙公子们顺着纸鹞的丝线,寻找来处。

春寒还未完全褪去,只见那放纸鹞的小郎君,拥在温暖的织绫短袄里,上面还绣着百蝶纹。

肌肤胜雪,衣衫薄柿红。

在一片青绿中央,像是短暂立于人间的粉蝶。

“那、那位是谁家公子?”有青年目不转睛地盯着,心中起了结交之心,好奇地问,“怎么下人称呼其殿下?”

“好像……”当中家世最为显赫的东平侯之孙,回答道,“是沅亲王。”

“正月十六宣德楼,替圣上撒金凤彩纸赏赐群臣的,就是他。我跟着我爹去的,自彩棚里仰望宣德楼,见到他了,我不会记错的。”

东平侯之孙信誓旦旦。

“沅亲王竟是也到这边来游玩?”

一位青布衣的年轻人,似是自言自语般说道。

在一众光鲜的五陵年少里,他身着布衣,虽然服装干净整洁,人也挺拔青俊,但对比锦衣玉带的同行者,不免显得寒酸。

“元明有所不知,我听闻沅亲王是从小寄养民间,被圣上接回来的时候,还尚未及冠。现在算来,也才是恰及冠的年纪,游玩心重也属正常。”

柳康平解释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