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鹊是个难养的孩子。
军属大院的都知道,水副军长家有对双胞胎,迟出生的那个,10个月的时候就会走了,但是早出生的那个,明明足够十月怀胎,却像是早产儿一样瘦弱,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走路和说话,经常天气一凉,就咳嗽打喷嚏。
水家带着孩子到大医院里检查。
大医院的医生说了,这孩子在母体的时候发育不足,又检查出来小儿哮喘。
初次发病就住了将近两个月的院。
水副军长水毅在军区的大楼里办公上班,经常还要到首都出差,走不开,只有早晚能照看,妻子楚玉兰又是在国营棉纺厂上班,请了大半个月的假,厂委就来催了,说月里的生产任务量都要完不成。
楚玉兰心焦火燎地把母亲从乡下接过来。
让外婆暂时来照顾这两个外孙儿。
胎儿本来就发育不足,加上出生后就大病小病,又是哮喘的,这下发育更是迟缓,到了将要两岁,还不会说话走路。
水副军长的同僚部下们常常带着家眷来探望。
看着一个大一点的幼儿,在地板上已经能走会蹦会跳,会跟着喊人称呼了,在一边自己玩的时候,摔倒了会闷声不吭站起来,皮实得很。
而另一个瞧起来小一点的,蜷在婴儿床上,把被子鼓出一个小鼓包,含着小拇指,脸颊睡得粉嘟嘟。
“玉兰嫂,”柳芝是水副军长以前当营长时手底下一个兵的妻子,两家感情好,经常串门,“这谁能分得清楚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呦?”
楚玉兰明白她的意思,眉间轻愁,“小川确实要像哥哥一点,带出去人人都以为小鹊是弟弟。”
听见两个人话语里的关键词,在一旁玩火车模型的小川,放下玩具,步伐稳当地走过来,走得急了才看得出一点幼儿的蹒跚。
他趴在婴儿床的护栏边边,盯着床里的幼儿,“哥、哥。”
小川看了看床里,又望向楚玉兰,指着正在睡觉的幼儿,“哥、哥,抱。”
楚玉兰从他一蹦一个词的话语里听明白了意思,正巧这时候,床里的孩子悠悠转醒了,楚玉兰把小鹊抱出来,托在自己膝头,“小川来吧,抱抱哥哥。”
寻常睡醒的孩子,怎么样也要闹一闹的。
小鹊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楚玉兰膝头,睁着双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柳芝。
给柳芝稀罕得捂唇笑,逗他:“哎呀,阿姨不是前天才来过?这就不认识了是不是?是不是呦,小鹊?”
小鹊看了看她,慢慢笑起来,白白的乳牙像是糯米。
拍了拍肉圆的手,像是鼓掌,又往柳芝那边张开,“咿——呀——!”
“哎呦哎呦,”柳芝笑得见眉不见眼,伸手抱过孩子,“玉兰嫂,你听他咿咿呀呀的,像不像是喊我姨呀?谁说我们小鹊不会说话呢,这不是可会喊人了?”
楚玉兰笑看着。
两兄弟不像寻常孩子,都不怕生,别人抱也不会哭闹。
不过小川自从会走路后是不乐意让抱的,叔叔阿姨一抱起来,虽说不闹,但没多久就自己说要下去。
但小鹊不会,抱多久也没关系,他会征服每个爱抱或者不爱抱孩子的大人。
安安静静的,偶尔逗他才咿咿呀呀回应,困了累了就自己闭上眼睛,缩在大人的怀抱里睡着。
睡成粉白圆润的一个小团子。
小川走过来,绷着脸,“抱,哥、哥。”
楚玉兰道:“你还小,抱不动哥哥的,来,妈妈抱你。”
小川摇摇头,坚持地看着柳芝抱着的孩子,“抱,哥哥。”
柳芝只好把孩子放在膝头,朝着小川的方向,“来吧来吧,抱抱你哥哥,你可以拥抱,但是不能抱起来,阿姨怕摔着你们。”
小川环抱住,把毛茸茸的脑袋,靠在小鹊的怀里。
他喜欢亲近哥哥,哥哥身上有甜甜的太阳和奶香味道。
小鹊抱住他,“咿呀。”………
像很多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一样,父母会为了鼓励孩子认真吃饭,有意道:“小川吃得好快,要比哥哥厉害了,小鹊要加把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