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高睿振一愣:“什么意思?”
秦世明这才说道:“你啊,还是对小陈不了解。”
“你知道吗?我现在用小陈,就很踏实。”
“为啥呢?”
“因为这小子,虽然你看着他莽,但是……让人放心的很。”
“他做事儿,十分有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能就是能!”
“你不看看?他为什么会选做这个《中医耳鼻喉》的主编?”
“他既然做这件事儿,就是内心有了想法。”
“而且,他没有准备,没有足够把握的事情,小陈是不去做的!”
“他既然去做了,以他这几次的经验来看,就绝对是有把握的!”
“要我说啊,说不定……这一次陈南能给你出奇兵的机会!”
“而且,你这用米思佳他们做评审,是好事儿,但是……我觉得,你不如选择三个庄敏一样的人,这样的人,既能盯着不出问题,还能公正一些。”
“你让米思佳去,这有失妥当啊!”
“毕竟,你也知道,米思佳是吕新峰的人。”
“不过,走一步说一步吧!”
“你啊,不用担心了,说不定……还得上表彰会呢。”
“呵呵……”
挂了电话以后,高睿振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
……
……
这几天,虽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喉》统稿暨数字教材编写会议还没有召开。
但是,陈南却也开始着手准备了起来。
毕竟教材的事情,陈南自然不敢拖大,若能做好了,这对于中医的发展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儿。
可眼下,一个问题,也出现了!
那就是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没有耳鼻喉科。
虽然说,中医病区有耳鼻喉,但是……却也只是一个相对于发展滞后的科室。
哪怕是陈南,也不好去打扰。
而短时间内,陈南想要建立起耳鼻喉的想法,也并不现实。
这和之前建立痧症专科、建立克罗恩研究中心是不一样的。
甚至可以说是两码事儿!
要建立一个耳鼻喉科,就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团队,而梯队人才,以及相关配套的护士、器械、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现在的陈南,早已不是当初在源城市人民医院那时候的小白。
在做了中西医结合病区主任以后(罗启平:???),他的眼界和考虑的问题,也更加全面了。
所以,陈南现在能做的仅仅只是开设耳鼻喉的门诊。
这一点方便,陈南亲自坐诊,自然妥当一些。
但是……
这样一来,对于病例的收集,对于疾病的认识,对于住院患者长期治疗效果的判断。
这同样就有些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