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勇笑了笑:“没有,这不……《陈南杂病心传》第二版刚刚和出版社联系了。”
“第一版,咱们卖了10万册!”
“这个成绩,在现在实体书凋零的时代,可以说十分厉害了。”
“这不,现在第二本也写完了,出版社那边看了初版,校验之后,反馈回来了,我继续看看。”
“您有时间的话……”
陈南笑了笑:“你做事儿,我放心。”
“你来负责就行了。”
“这都第二版了……真快呀。”
赵建勇也是忍不住点了点头:“是啊……”
“第一版,咱们那时候都还在源城市人民医院,那时候……您还是副主任,呵呵……”
“现在都是中日友好医院的病区主任了!”
陈南拿起书来翻看一番,忽然看着赵建勇,问了句:“你觉得,中医书籍,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建勇愣了一下,沉思片刻之后,缓缓说了句:
“如果只是养生健康的中医书籍的话,最重要的是接地气,明白读者真正想要什么,或者真正能得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说白了,这种书,需要的是迎合读者,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是……如果是科普、参考书、医案一类的专业书籍的话,他面向的读者是专业类的,这就需要保证书籍的严谨性和……客观性,但是,真正重要的是,这种书不能单纯的迎合读者了。”
陈南听见赵建勇的话,不由得脑海里似乎被挑动了什么东西一样。
他连忙追问一句:“那需要?”
赵建勇面色严谨的说了句:“那就需要……迎合疾病!迎合思维误区!迎合易错点和难点。”
“这世间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辨证论治的。”
“书也不例外。”
“首先要辨别清楚看这些书的人存在的问题,然后辨证施治。”
赵建勇说话间,面色凝重,显然……这些年他没有浪费自己的精力,对于很多事情的思考,十分深刻。
“呵呵……这个,陈主任,我也是班门弄斧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得您来。”
“我只是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陈南带着深意看了一眼赵建勇,拍了拍他的胳膊:“可以!”
“感悟挺多的。”
“但是……我如果问你,如果是教材,需要考虑什么?”
此话一出,赵建勇顿时瞪大眼睛,愣在了原地,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教材?!”
“咳咳……”
“陈教授,这……这可是……大事儿啊!”
“难道……您要……”
赵建勇依然是有些惊讶,陈主任这是要……做教材?
这也太厉害了吧?!
教材,在任何人心里,都是充满了厚重感的东西,赵建勇也不例外。
这是学之根本,人才之脊柱,学术之基石。
陈南看着赵建勇,点头:“你继续说。”
赵建勇深吸一口气:“教材,也需要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