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106章(第1页)

第106章(第1页)

管事的见状,心下了然,把孙夫子每年勉励学子们的话拿出来安慰他们,什么君子不在乎一场考试的成绩,来年再站亦可诸如此类。随后,他说道,“倘使你们的座位号有被提号的,明日记得不要坐错了号房,往前二十的号房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返回书院吧,各人把自己的情况与孙夫子禀告一声。”“是”,众人应道。顿了顿,秦朝宁这才猜测自己怕是被提号了。提房号这种事他是知道的,他只是此前并未往这点想过。实际上,这是宣朝举试中,县试与府试常见的一种做法。由于县试与府试对答卷并不会糊名评卷,是由地方官作为考官评卷,为此,常见在县试与府试中,考官会针对那些答卷出色的学子提房号。这般操作是为了让考官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该学子。一是观察该学子的才学是否有作假,二是观察该学子日后有否再往上冲刺的可能。依照惯例,每一年里,每个县每个府城,能出多少个童生,多少个秀才,多少个举人都会是该地方官重要政绩的一笔。等他们一行人都回到了东篱书院,孙夫子早在学堂里等着他们了。这会儿不分甲乙班,他们都往孙夫子所在的书案走去,各自排好队,按序上前禀告自身第一场应试的结果。“乙班张初,第一场已过,排名五十七。”“不错,且用心备考。”“甲班赵明,第一场已过,排名四十九。”“可。”“乙班柳大志,第一场已过,排名一百九十。”“好。”……待轮到秦朝宁时,前面十一甲乙两班的学子们,有七位过了一场的应试,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第三十六名。孙夫子问完他们,才喊道,“朝宁。”“学生在”,秦朝宁上前禀告道,“学生第一场已过,排名前二十,具体排名不知。”该告示上唯独前二十的未列明排名。闻言,孙夫子面露惊讶。其他学子们同样甚是吃惊,他们定定地看着秦朝宁,那视线热烈得仿佛能把人灼烧。“确认座号无误?”“学生不敢妄言。”“甚好,勿骄勿躁,后面还有四场考试”,孙夫子叮嘱道,看秦朝宁的眼神满意得不行。他捋了捋自己的白须,让他们各自回去看书,过了第一场的学子明日继续上考场。待夫子走后,秦朝宁一瞬间被众师兄给抱了起来。“好你个幺儿,平日里不声不响,原来藏得如此之深!”“不愧是我们东篱书院的小仲永~”“呸,哪里来的仲永,幺儿要当也得是小彦霖。”……[5]王岩叟,字彦霖,宋代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据记载,此人自幼聪颖,十八岁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因此又称三元榜首,生平官至丞相。县试第二场次日丑时,举试班甲乙两班中过了第一场应试的七人,加上秦朝宁,在东篱书院管事的带领下继续前往县衙参加第二场应试。第二场的应试流程与第一场无二,均是各个学子需早早来到县衙排队,等候考差的检查,检查通过者入县衙备考。今日的学子队伍,肉眼可见少了许多人。秦朝宁等人默默跟在队伍后面排着队。忽地,一阵齐整的脚步声、马蹄声传来,顿时惊得众学子那一点点仅存的瞌睡都飞走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衙役等皆伸长了脖颈往临街看去。等一会儿后,他们终于看清了前方何事。原是盐边县军户营区的士卒们在拔营,途径县衙所在的这条临街。这些士卒们分列三队,动作整齐划一,外貌英姿飒爽,看上去纪律严明,勇猛非常。在他们进入临街,途经这些学子的队伍时,士卒们依旧目视前方,步履不停。在学子队伍里的秦朝宁睁圆了眼,多次踮起脚朝这些士卒的列队里面四处张望,一心想要找到他爹的身影。这几队士卒列队的后半段,此时此刻坐在马背上的姜子钧,柏虎等人,倒是距离百米外就看到了左顾右盼的秦朝宁。无他,全因秦朝宁的个子矮得突兀也,十分显眼。姜子钧在马背上和柏虎打趣道,“没想到这小子今年就下场应试了。”他的语气里有几分欣慰。“指不定还能捞个状元回来,日后就是大哥你我等人的同僚了”,柏虎哈哈大笑道,话语里还有一丝为之自豪。他的笑声如洪钟,霎时间吸引了学子们的目光,纷纷扭头朝他们看过去。秦朝宁这时也看到了他们,急忙跳起挥手,“叔!——”他的这一声“叔”,让自己刹那间成为了众学子们的好奇围观对象。众多考生们纷纷转身看向了这个蒙童:“!!”难怪年幼如斯便下场举试,把银子不当银子,原是出身于武官之家。秦朝宁被他们这般注视着,手臂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直到柏虎驱马朝他过来,下了马拍了拍他,秦朝宁才回过神来。“叔!”“你这小子”,柏虎无视那些打量的视线,弯下腰摸了摸秦朝宁的脑袋,“好好考,迟些日子便来临聿府城参考,叔带你进军营参观。”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