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去了扬州一趟,他就从主子变成了管事小厮,要从西角门进府吧?
二来,因为贾璋也在,此次来接贾璋与黛玉的人都是邢夫人派出来的。
邢夫人从未和贾敏相处过,反倒是每年过节时收过林家的节礼。
她本人对姑爷家的姑娘并无恶感,自然也没什么搞小动作的想法。
而在原本时间线里,王夫人让黛玉从西角门进府,确实就像癞蛤蟆落脚面上一样,是个不咬人却恶心人的招数。
黛玉虽是年幼的小辈,可她终归是林如海这个加封了兰台寺大夫的巡盐御史的嫡长女。
她来外祖母家做客,又不是跑来打秋风要饭的穷亲戚,如何就要从西角门进府了。
分明是王夫人不安好心,从一开始就想要荣国府的下仆看轻小姑的女儿……
而黛玉她坐在车里,如何知道自己是从哪个门进来的?
就算知道,她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又能怎样?
难道要刚来外祖母家就挑三拣四吗?
言归正传,因为有了贾璋的存在,那等恶心人的事也没有发生。
在贾璋走进贾赦的书房里给他磕头请安时,黛玉的暖轿也到了二门。
小厮们已经离开了,跟在轿子后面的王善保家的也带着几个婆子过来打轿帘,扶黛玉下轿。
黛玉下车后,跟着王善保家的一同进了垂花门,走过抄手游廊,绕过穿堂里摆着的紫檀架子大理石插屏,越过插屏后的小小三间厅,这才到了一处极大的院子。
这座院子面阔五间,所有房间都雕梁画栋,两边有穿山游廊厢房,屋子还外挂着鹦鹉、画眉等鸟雀,叽叽喳喳,好不热闹[1]。
屋外台阶上坐着几个灵巧的小丫鬟,一见她们来了,都笑着迎上来:“给表姑娘请安,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又有几个小丫鬟抢着打帘子对内禀告道:“老太太,林姑娘到了!”
黛玉被王善保家的并其他丫鬟簇拥走进房里,便见一位鬓发如银、慈眉善目的老封君迎上来。
黛玉心知这位老封君便是她的外祖母,正要跪下拜见,就被贾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地叫着大哭起来。
当下屋内侍立之人见此情形,无不涕泣。黛玉闻此悲声,也止不住地哭了起来。
屋内众人连忙上前解劝了一番,贾母与黛玉才渐渐止了哭声。
黛玉擦干眼泪对贾母行礼,贾母心疼地把她拉了起来,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为她介绍道:“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这是你琏二哥的媳妇琏二嫂子。”
黛玉起身一一拜见众位长辈,只见那个刚刚接她的王妈妈已经站到了大舅母身后。琏二嫂子坐在大舅母下首,杏眼桃腮,头戴了一排白玉小簪,是个难得的美人。
二舅母穿着秋香色衣裳,神态慈悲,像个菩萨。珠大嫂子坐在她下首,打扮的十分素净,神态端素,嘴边挂着浅浅的微笑,却望不到眼底。
待黛玉拜见完各位长辈后,贾母心疼地摩挲着黛玉的后背,又对鸳鸯道:“请姑娘们来,今儿家里来了远客,几位姑娘不必上学去了。”
鸳鸯忙答应了,点了两个小丫鬟吩咐她们去请三位姑娘。
没过多久,黛玉便见到三个嬷嬷并一群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进来。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三人钗环裙袄,皆是一样的妆饰[2]。
黛玉忙起身迎过去见礼,迎春几个也一一回礼。
迎春心想,这位传说中的表妹又斯文又貌美,就是不知她好不好相处……
探春却在心底微微叹了口气。
看模样,老太太是极其喜欢这位林表姐的,可太太她又……
贾母与邢、王二夫人又问了黛玉,贾敏是怎么请医服药的,路上辛苦不辛苦,这几年在家里读了什么书,吃过什么药,黛玉一一答了。
别人听了,不过是当做故事罢了。贾母却是真心难过,听着黛玉提到贾敏生前的音容笑貌,眼里又涌出泪水来。
她搂着黛玉道:“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亲,今日一旦先舍我去了,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
众人又劝了一通,这才好了。
情绪平复下来后,贾母又问王善保家的:“玉姐儿的行李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