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也明白,未来岳父肯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资助他一下,省得以后让李老师跟着他啃馒头吃咸菜。
其实吧,陈景乐觉得不用那么麻烦,不如直接送他两栋房子以后收租。
……
“对了,我新入手了一幅字,帮我看看是不是真迹。”
李启光起身从后面的柜子里,拿出一幅卷轴。
陈景乐看他展开,都不用看落款,就问:“沙文若的?”
“嗯,怎么样?是真货吗?”
李启光心想这小子眼光真毒。
“应该没问题,神韵是对的,不过应该是晚年作品,跟巅峰时期比起来,有些差距。”陈景乐点头。
沙文若的字很有特色,已经自成风格,业界称之为真力弥漫,吐气如虹。
很是气势!
他虽然不临沙文若的字,但还是有所了解的,触类旁通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擘窠大字最难写,其次是蝇头小楷,能写好这两种的都是高手。
沙文若被称作海内榜书第一,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没问题,审美是很主观的东西。
对于非书法圈的人来说,当然是楷书行书更容易看出好坏,魏碑擘窠什么的,需要一定门槛。
但不可否认,人家在近现代文坛的成就,确实不低。
灵隐寺大雄宝殿的牌匾就是他题的。
和字相比,其实沙老先生在篆刻方面成就更高,曾任西泠社长的人物。
陈景乐平时大字写得少,论功底肯定是不如行书楷书,毕竟他又不是什么都会,并且喜好对书法创作来说,也是很重要一个因素。
因此他对大字写得好的人,是很佩服的。
别看好像很多人都能写大字,实际上字体放大,跟写大字写榜书,是两回事。
李启光看向陈景乐的目光,愈发满意。
他收藏字画,不见得全是喜欢,也有投资因素在里面。
小亏没问题,只要不是血亏就行。
能赚当然更好。
既满足了自身兴趣爱好,又能从中获利,何乐而不为。
以后有想入手的作品,可以先咨询一下陈景乐,起码能筛选掉99%的坑,这样一来,就不存在血亏的可能了。
……
陈景乐走的时候,老李的秘书陈辉,笑呵呵递过来一张员工证,上面的职位写着战略发展顾问。
章盖好了,照片也有,是刚才在会议室讲课即拍的,只是拍照技术有待提高,没有拍出他最帅的一面。
陈景乐看了两眼,收起来,下次来的时候再戴。
那些员工们见陈辉客气地将陈景乐送到门外,路上碰到的高管更是笑呵呵主动跟陈景乐打招呼,不知多少人在心里悄悄八卦呢。
这帅哥到底什么身份?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难道是大老板的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