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乐家以前就有一台脚踏式缝纫机,老妈专用,他也用来补过衣服,现在放在老宅里面,估计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这东西。
问题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流水线的生产成本,显然要远低于手工小作坊。
君不见省城的服装批发市场,衣服都是论斤卖的,平均下来两三块钱一件,你怎么跟人家比?
因此,现阶段自己手工裁缝衣服,并不省钱。
自己做的最大好处,其实是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布料。再就是自己量的尺码完全合身,不是均码能比的。
还有就是将脑海里的想象变成实物,这一过程所获得的成就感,远大于衣服本身价值。
如果打算做一件衣服拿去送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纯手工的心意价值,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显得更为珍贵。
……
国人的制衣历史,能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嫘祖,发展到今天,早已有一套成熟的工业制作流程。
不过想要学好裁缝这一技能,并不是那么容易。
特别是陈景乐这种从零开始自学的,只能从最简单的学起。
比如单位换算,国内尺码跟国际尺码的区别;再一个是各种英文代号,什么胸围腰围臀围。
还有绘图计算等等。
陈景乐那点初中数学水平,勉强够用,为了不拖后腿,他还得花时间把数学知识重新提回高中水平。
再就是一些只有熟练师傅才会掌握的技巧,比如拔烫、归烫等等。
一句话,裁缝这项技能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困难。
取决于你想要学到什么程度。
简单的前面说了,类似T恤,几个面缝到一起就能搞定。
困难的拿一件手工西装为例。
首先你得测量出比例,然后按照比例裁剪出布料,这一步在称作比例法;然后是打线钉,线钉的作用是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和标记;再把裁剪好的麻衬胸衬等初步缝到一起;接着手工纳驳头,驳头是行业术语,也就是常说的翻领;还有缝口袋、缝挂面、上袖子等等。
像这样的纯手工全定制西服,通常要一个月左右,历经各种步骤,最后才能成型。
相比之下,半定制就简单很多,大概7天就能做好。
总之裁缝是一项工序很繁琐,很考验耐心的工作。
但是可以练专注度。
陈景乐没有头脑发热到直接入手缝纫机跟各种布料,而是以先学习专业知识为主。
只有当专业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动手去做,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够实践的技能。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好处,就是网上能轻易搜到你想学习的内容。
他学的每一项课程都是如此,不然都不好学。
陈景乐看过很多资料后,决定参考中纺大学的学生培养方案。
人家的服设专业学科排名,可是A+级,课程包括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系列课程、结构设计与成衣工艺、手工印染、服饰色彩、服饰配件设计等。
够他学好久的了。
而且学这个他是有优势的,审美方面不用担心,再就是绘画能力足够。
完全有信心成为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从业者。
他这几天都在翻阅这方面的资料,不过时间有限,想要真正出成品,得再等一段时间。
人生第一件自己做的衣服,他希望做好一点,做一件能够送人的精品,而不只是练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