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探春去迎春院里闲话聚会,带了侍书随身同去。
探春和姊妹们在堂屋里下棋、刺绣、闲聊,侍书、紫鹃、金钏、翠缕等丫鬟就在隔壁耳房说话。
耳房和堂屋只隔一层薄薄板壁,姑娘们要人服侍,只要叫上一声,她们这些贴身丫鬟就能听见。
所以,隔壁堂屋姑娘们的谈话,侍书这些贴身丫鬟,也能听个七七八八。
后来三爷进了院子,堂屋里热闹了一阵,侍书和紫鹃等丫鬟,自然也听到甄家送银之事。
虽然事情细节听不真切,但大概得事由却听得很清楚。
昨日甄家人刚被西府打发,今日怎又有甄家人到东路院拜访太太,他们会是一伙人吗?
侍书知道三爷对甄家藏银之事,极不赞成,因会给家里惹祸。
自己姑娘和三爷最要好,三爷不赞成的事情,姑娘自然也不会赞成。
要是甄家往西府送银不成,竟然转而往东路院送,太太素来想事情,又都和三爷不同……
侍书迈出一半的步子,又重新迈回门槛,也顾不得去东府拿东西,急匆匆又回了内院。
……
东路院,外院正堂。
今日一早王夫人得到传话,说金陵甄家大房太太陪嫁,这几日在神京办事,特地递拜帖要拜见自己。
王夫人听了心中奇怪,自己和金陵甄家并无太多往来,她家大太太的陪嫁婆子,怎么会想到拜会自己。
要是以前出现这样的事,也算在常理之中,因以前荣国府二房当家,自己可是正经当家太太。
金陵甄家女眷入京,出于世家礼数,她们必要上门拜会老太太,还有自己这当家太太,天经地义的事。
上年甄家大太太和甄三姑娘入京,可不就是特地拜会自己和老太太。
没想到如今二房失了势头,金陵甄家人还念着旧情,这让王夫人心中赞许,还是这些世家老亲懂得礼数。
虽如今二房搬出了荣国府,但这又不关二房的事,自己可是做了十几年荣国当家太太,就该有这样的体面。
王夫人就因此事,心中颇为欣喜,还特地入内院换了得体的衣服妆容,又让丫鬟将来人请到外院正堂。
……
自昨日甄家人在西府吃了闭门羹,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曾一筹莫展。
好在姚寿安因姐姐甄大太太缘故,对金陵各世家情形很是熟悉。
急中生智之下,想到当年金陵王家嫡长女,曾执掌荣国府十几年的王夫人。
其实,在寻常情形之下,王夫人如今位份已失,在世家中人眼中,不啻于云泥之别。
这种藏银的要紧之事,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身上。
但是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两人受甄应嘉夫妇重托,携带大房十几箱家底,千里入京藏银。
两人家眷都还在金陵,深知事关重大,不容半点闪失……
原本想着重金馈赠荣国府琏二奶奶,一个内宅妇人还不是极易就范,没想到最终事与愿违。
那能说会道的二奶奶虽话语亲切,但最后刘宝正家的跟被轰出荣国府,并没有什么两样。
要让他们两人将十几箱财物,千里迢迢运回金陵,那是不可想象之事。
俗话说破船还有三斤钉,甄家大房即便败落,人又不可能死绝,大老爷未免就走投无路,日后翻身也未为可知。
再说,二房那位厉害的三姑娘,一直不见人影儿,还不知在哪里杵着。
难道银子没地方藏匿,他们两个还敢私吞,他们的身家性命可是经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