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之前薛姨妈所言,已让她对藏匿甄家钱财之事,生出许多担忧顾忌。
如今这价值四五千两的的宝箱,虽让王熙凤心生贪念,但也更多一丝忌惮。
她也是在利禄场上打滚的妇人,通晓人情世故,深知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
甄大太太出手这等阔绰,可想而知,请她藏匿财货有多少……
王熙凤看了一眼案上小箱,看似随意的问道:“我们府上也是人多眼杂,不知你家太太带了多少东西暂存神京?”
刘宝正家的说道:“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就是十三口箱子,都是些零碎东西。”
王熙凤听了心中一惊,她可不会认为那十三口箱子,都是眼前这种小箱子。
随便送出手的好处,都已值个四五千两,那十三口箱子少说也有十几万两。
都说甄家在金陵极其富贵,有甄半城的绰号,果然是名不虚传。
甄大太太手头的私房钱,都值十几万两银子,那甄家公中的财货,岂不是要数百万两之多……
王熙凤想到这里,心中也有些咂舌,即便荣国府也算富贵之门,但也远到不了这种地步。
……
正当她心中有些踌躇难舍,举棋不定,左右摇摆,突然丫鬟丰儿掀了门帘进来。
她在五儿耳边说了两句,两人便一起出了房间,王熙凤见了心中奇怪。
只过了一会儿时间,五儿便重新进门,脸上神情有些波动。
她到了王熙凤身边,在她耳边低语几句,又递给她一份书信。
王熙凤只是打开看了一眼,不动声色折叠好书信交回五儿。
她伸手合上那小箱的盖子,满箱的珠光宝气,瞬间便收敛无踪。
那刘宝正家的见了王熙凤的举动,明摆着是不想沾惹这箱物事,心中愈发忐忑不安。
王熙凤微笑说道:“刘大娘,按常理来说,甄贾两家是世交老亲,危难之际,相互扶持,应有之义。
但眼下甄家牵扯朝廷的事,你我两家虽亲近,但也担心妨碍了朝廷法度。
我只是个妇道人家,实在搞不懂外头这些事,心里也是战战兢兢,不敢多拿什么大主意。
况且,如今大房三弟才是荣国家主,是贾家东西两府的正主,我这做嫂子不过是帮他看家罢了。
如今他又做着朝廷的正官,但凡涉及的朝廷法理之事,他都是不愿意轻易沾惹。
这事原也难怪他,点灯熬油考取功名,好不容易挣来的官爵前程,自然是要谨慎小心的。
所以,你家大太太托付之事,我虽感激长辈人看重,但却万不敢自作主张。
否则,家中三弟回府知晓此事,必定是不依的,我要是轻易应承此事,到时可就下不了台了。
所以,你家大太太这桩事情,我也是爱莫能助,还要你们自个儿另想他法。”
那刘宝正家的听了这话,脸面苦涩,略带哀求说道:“二奶奶,我们千里迢迢进京,可就指望拜你这尊大佛。
如今在神京人地生疏,还能想其他什么法子呢。”
……
方才五儿和王熙凤耳语,便告知她贾琮已知此事,给王熙凤看的是甄芳青的书信。
甄芳青这份书信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告知财货私运之事,言明其中风险后患。
言辞诏诏无垢,便是宣之于人,挑不出半点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