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大胜的黄埔军校
大胜政务处。
“领袖,现在各大学开始反哺了,为我们提供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事实证明,领袖您推动的新式教育,确实比我们之前的教育,要更实用,这些被推荐进入各地政府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能立即上手。”
唐晏廷手里有一份报表,现在各地拥有了可以自主招募基层政府人员的权利,但除了临时的之外,正式的都要上报。
“新式教育主推实用,不过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也并非不可取。”
“只不过很多人为了科举而学,真正的好东西反而忽略了。”“反倒是底层一些老百姓们,反而懂得更多,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瑰宝。”
“这也是不管任何时候,大胜为何打不散,打不乱,终究会完成一统的原因。”
许元胜说道。
“那您看教育这一块,依然是两套并行?”唐晏廷沉吟道。
“唐相你的意见是?”许元胜说道。
“我的意见,好的东西留下并入新式教育里,即然是民国了,就要与时俱进,一切依实用为主。”
“当然对于属于我们的优秀文化,该保存的还是要保存的。”
唐晏廷说道。
“那就按照唐相说的来做。”许元胜点了点头。“领袖,这是教育部提交的学科分类。”唐晏廷递过去一份报告。
“物理,化学,西方语,四书五经,政治和历史。”
“我看西方语就拿下来,让感兴趣的人自行学习即可,不需要在大胜普及。”
“另外四书五经,直接改成语文,收入历史上的经典文章,但不要什么都往里面放,愚民的绝对不能收录。”
“另外历史这一门,要有一定的篇幅对于近年来作战事迹的收录,要让大家都知道战争离我们不远,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许元胜说道。
“西方语,领袖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毕竟知己知彼,这也是教育部主推的一门功课。”
“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唐晏廷说道。“那你代我问问他们,西方的科目里有没有大胜官方语言?”
“不要拿知己知彼来说话。”
“学西方语,在我看来就是未战先跪的表现。”
“老祖宗传承下的语言,都没有学懂,学透的,学什么西方语言。”
“大胜百万军队浴血奋战,靠的是拿命去拼杀,他们是为了让我们境内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去,昂头挺胸,说大胜语言。”
许元胜直言道。
“领袖,我明白了。”唐晏廷肃穆道,这关系着一国之尊严和荣耀,确实没必要去学它国之语言。
“另外!”
“各大学办的不错,不过多数是吸纳的一些中途从科举所学转过来的。”“即然要主推新式教育,那就从娃娃开始抓起,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进行系统化的教育。”
“至于大学方面,在设置各种分类,涉及农学,社会学,医学,军事学,建筑学,外交学等等。”
“至于各国小语种,仅凭个人兴趣爱好,无需拿出来专门哗众取宠。”
许元胜没有再讨论,而是直接把后世的一切直接搬出来,这样交流比较省心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