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杨第二次去府城,碰见雨天,花的时间久一些。
躲雨之后,路也难走,各处坑坑洼洼的。他们下地推车的次数得有上百次。
因运货辛苦,刚出县城那阵的兴奋,很快就被密密麻麻的土坑水洼击碎,一行七个人,走得极其沉默。
陆杨带了个伙计,这是借来的,他们要对人好一些。把事办了,跟认真办了,是有区别的。伙计又不是壮劳力,这些活他干不来。
陆杨更不用说,同行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夫郎,谁要他来推车?
陆杨不与人争执,跟他们分工,到歇脚的时候,就把干粮料理了。
但凡生火,就是他来掌勺。
如此紧赶慢赶的,花了足足十天才到府城,比赶考多用了一倍时间。
他们此次带了两千斤货,路难走,为了不翻车,行进速度慢了些。
到了府城,陆杨没到乌平之家的宅院去借住,让伙计带路,找个客栈歇脚。
过了考试的日子,府城人流量少了许多,街上依然人来人往,却并不拥挤。
要房间的时候,陆杨跟黎峰小小争了几句。
都是一块儿出来的,陆杨不好单独住一间房,就说都在楼上住,黎峰说他们几个去后院里住大通铺就行。
一间房费足够三个人住大通铺,他们还不知要住几天。
王猛和三苗他们也是说住大通铺,有片瓦遮雨,有个铺盖躺平就够了。他们以前在野外,还没这个条件。
生意刚起步,能省就省。
陆杨就说:“那你们平常洗澡,就到我屋里吧。”
睡大通铺的人是没条件洗澡的。
这主意实在不好,他不介意,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传出去像什么样?
再说,这不是还有个借来的伙计吗?让他也住客房。他们几个去这个伙计屋里洗。
陆杨权衡一番,点头答应了。
抵达第一天,他们洗漱吃饭,休息一晚,次日清早,就挨家上门送货。
有三家好找,都是有铺面的。早都说好了,货到结款。
两个游商的货,则先放在登高楼。货款在余老板这里,一并结了。
这一百三十多两的货款到手,他们的心都定了。
陆杨不白来,先放了十两银子在这儿,他六月二十一要请一桌酒。这钱是他掏腰包,没拿货款。
交付以后,他们在府城走走看看,这帮山里汉子,都是头一回出来。
人多显眼,他们分作两头。黎峰带着二骏和四猴,让伙计领路。
陆杨之前来过,识得一些路,带着王猛和三苗先去找丁家烧刀子,把丁老板的信送了,看能不能拉到些生意。
府城之繁华,远远不是三水县可以比的。
王猛跟三苗都有些沉默,两人跟在陆杨后边,话都很少说,眼睛十分警惕,像两个忠实的护卫。
陆杨跟他们说府城街连街的铺面。
人多,饼子大,哪怕同类型的生意街连街的开,大家伙还是能吃饱饭。
他们要是能把菌子生意做起来,以后再带动别的山货,富裕的就不止他们几个了,整个山寨的人都会富裕起来。
这话听得人心里暖暖的,很有冲劲。
上山的猎户,都跟生意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