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 > 第120章 弱国无外交(第1页)

第120章 弱国无外交(第1页)

120

【朱元璋被人诟病不是只有缠足这一点,还有之前提过的‘杀。人狂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明朝时期,胡惟庸当丞相之后,威胁皇权,且骄横跋扈,甚至可以随意决定官员的生杀大权,这让朱元璋感受到极大的威胁,也就是这样,朱元璋废除丞相、中书省以及行省,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1]。】

【为了让臣子忠于大明王朝,朱元璋还让人编写《铁榜文》、《资质通训》、《臣诫录》等文章,反复强调忠于大明、忠于皇帝。而胡惟庸被废除丞相之后自然是没有好下场,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并夷三族、加上其党羽,被杀的人一共有一万五千多人[2]。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很震惊,如何就能杀掉一万五千人?】

【但是还有更刺激的,胡惟庸的事情之后又被继续牵连扩大,到1390年,功臣李善长等人也牵连,这些人的家属都被杀,宋濂也因为受孙子连累被贬到四川,死于途中。胡惟庸的案件持续了十多年,牵扯到几十个王公贵族,被杀的人足足有三万多人[3],大家现在也都知道为什么朱元璋被人称为‘杀。人狂魔’了吧?】

一些百姓说杀的好!那些贪污的奸臣不杀留着吗?

但是一些其他的百姓也感觉到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就连嬴政也有些震惊,三万多人?这样杀下去,朝中还有人吗?

扶苏捂着嘴,目瞪口呆,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

咸阳宫的文武百官吓得手中的杯子都掉了,他们以为当朝陛下已经够残酷的,现在还有更残酷的,一下子让他们觉得陛下真的挺好的,每个官员纷纷擦着头上的汗。

刘彻也没忍住,“三万多人?!”牵连了几十家官员,真的不是想故意杀人吗?

现下的朝中当然也有贪污的现象,只不过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他看着下方臣子的恍惚神情,勾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明朝皇帝有意思。”

话音刚落下,刘彻如愿以偿地看到下方的臣子各个表情变得相当精彩。

文武百官:!!

他们惶恐不安,陛下不会也要效仿明朝皇帝吧?!不管贪污的还是没贪污的官员都缩着肩膀,十分害怕,决定日后都要老实一点,决不能犯到陛下面前。

李世民也咋舌,“竟然那么多人?”

他也有那么一瞬间怀疑朱元璋是想故意杀人,不然怎么可能连坐那么多?

贞观群臣对视几眼,然后看向程咬金,目光透露着调侃。

程咬金被看的面红耳赤,他也不知道这明朝皇帝怎么是两幅面孔,在打天下的时候封侯拜相,怎么打完天下之后直接杀那么多人,还有很多都是功臣。

他也闭嘴了,内心却还是忍不住想,果然还是他们陛下最好,谁都比不上。

赵匡胤总算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了,还真不是一般地贴切,他又忍不住发消息给朱元璋问问他什么心情。

洪武年间

朱元璋沉默下来,胡惟庸确实是他的丞相,而且势力很大,他也确实有杀他的心思,可是最后杀了三万人他也是没想到的,不过贪官污吏都该死不对吗?

宋朝为什么会灭亡?不就是因为贪官吗?他惩治贪官不对吗?

朱标即便在后世看过这件事,但还是有些吃惊,马皇后和朱棣等人也都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朱元璋。

此时明朝朝臣皆是闻风丧胆,每个人都害怕至极,甚至不想去上朝了,一些和胡惟庸有牵扯的人更是瑟瑟发抖,生怕第二天就会被处死。

李善长和宋濂也是没想到自己会这样死去,他们也在想要不直接请辞吧,掉脑袋倒没什么,就是怕连累家人。

永乐年间

听到这段往事,朱棣也感叹了几句,“父皇着实偏激了一些,真可惜,其中还是有能用之人的。”

朱高炽看着朱棣遗憾的表情,他撇撇嘴,之前也不知道是谁说感谢祖父的,现在倒是来怀念来了。

康熙看过朱元璋的历史,自然也知道这些事,杀臣子这种事情还是要杀鸡儆猴,不能全杀了,怎么论臣子们都能扯上一丝关系,杀不完的。

【但是还没有结束,1391年,朱元璋想迁都,于是朱标出巡视察西安和洛阳,在回京之后不久就患病,于次年去世,可能也是因为最爱的儿子死了,朱元璋的性格更加阴晴不定,在1393年,有锦衣卫参奏蓝玉谋反,随后便将人押入大牢,命人搜集证据,三天后被证实确有其事,就被立即处死[4]。速度之快令人震撼,联想到前面的胡惟庸案件就知道这件事没这么容易结束。】

【之后便是大规模的株连,被记载到《逆臣录》中就有两万五千人。】

【可能是因为上瘾了,朱元璋在之后又进行了许多次党狱,导致明初时的功臣大多都被杀害,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伴君如伴虎[5],焉知下一秒会不会要你的命。】

嬴政已经不想说什么了,几乎和胡亥当初的行为一模一样,杀功臣、杀良将,这样国家都没有灭亡真是幸运。

扶苏张了张嘴,其中一些功臣可真无辜啊,没有贪污也被杀了。

咸阳宫的文武百官也都面露骇然,因为杀上瘾了就继续杀功臣?这样的理由怎么听怎么荒唐。

刘彻算了一下,死的最起码有七八万人,他抽着嘴角,果然天幕从不说谎,明朝的第一位皇帝就很奇葩。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