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地震的幅度虽然大了一些,但是这里地处空旷,又是在山上,就一家人,没有塌陷。
京中的房屋大多数都很结实,只是某一些老房子和不够结实的塌陷了。
水泥大道也有一些地方断裂。
《明史》记载:二十年春正月庚寅,京师地震。
大过年的,京中地震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连灯会都没以前那么热闹了。
壬辰,朝廷开笔,宪宗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敕群臣修省。
诏减贡献,饬备边,罢营造,理冤狱,宽银课、工役、马价,恤阵亡士卒。
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
因为刚过年就地震了,宪宗皇帝祭祀的时候,特别诚恳的祈祷天地,希望上苍能让大明好过一些。
不过地震过后,御史言官们就有了说辞。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之中有人竟然说东宫不修私德,不议亲事,后继无人等等牵强附会的理由,来弹劾东宫太子。
还有的说皇帝不为皇室开枝散叶,仿佛正月新春席宴上,吴有为说的话都是风一样,根本没人听似的。
这让宪宗皇帝敏锐的感觉到了什么,命万通私下里查探。
因新春正月里京师地震,宪宗皇帝不得不去法海禅寺和白云观上香祈福。
这两个地方是皇家御用的佛寺和道场。
道门祈福,佛门上香,反正满天神佛都求到了。
一个都不得罪一个都没落下。
道门很不错,但是佛门就有些过于隆重了,因为他们请了百岁高龄的即空大师出面主持法事。
即空大师百岁高龄也坚持念了一天的经,吴有为跟着一起去的,但是等皇帝他们走了之后,吴有为留下来了。
扶着即空大师回了他的禅院,还抱怨道:“这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出去念经啊?”
“只是尽一份心力而已。”即空大师笑道:“好多年不曾做法事了,还挺新鲜的呢。”
吴有为翻白眼:“您就折腾吧!还当自己是十几岁的少年人吗?您老都百岁开外了。”
即空大师就是笑,吴有为没办法了,就偷偷在给他吃的菜粥里头放了点灵水,生怕老和尚把自己累死。
京中地震余波不断,人心惶惶,法事道场做过之后,好了许多,加上钦天监的人也说了,就这么一阵而已。
京中自有官府安排一些善后事宜。
只是二月份的时候,却越发的不可收拾,京城私下里都有传闻了,说皇帝不给太子选元妃,京中不稳了。
龙抬头的日子都没过舒坦。
不过因为马上就要会试了,京中举子很多,这股歪风邪气在读书人眼中并不被看重。
海外楼中楼上,吴明德受邀来参加一个聚会,听到有人还在孜孜不倦的说着这种传闻,便跟几位新认识的友人道:“太子殿下过了年也才十四岁,也不知道谁家的闺女这么着急嫁人?”嗯,他这话说的太毒了!
谁要是再说“太子殿下选元妃”的事情,恐怕就得连累家里未出门的女儿们了。
“哦?太子殿下才十四岁?不是十五六了吗?”果然,新认识的几位都是外地来会试的举子。
他们对于朝廷中,尤其是不经常在百姓面前露脸的太子殿下并不了解太多,只依稀记得十几岁了。
古代人早熟,十几岁就有通房丫头的富家少爷比比皆是。
只是皇室哪怕是通房丫头,那也是有名分的,二皇子之母,不就是例子么。
“十四岁,还是个半大的少年,每日里学业很重的,也不比你我轻松。”吴明德道:“那些张罗让太子选妃的人都安的什么心啊?”
“就是!”其中一个举子道:“太子选妃不选妃,自然有皇上做主,何必让他们瞎操心?若是太子二十多还不选妃,再着急也不迟啊!”
其他几个人也觉得,十四岁太小了,女子还十五岁及笄呢。
这读书人之间消息传递的快,加上他们好歹也算是士族的基层人氏,他们说的话,比百姓们胡乱猜测还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