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你有本事再追我?”
看到天上那架日军疾风战斗机在距离自己两千多米的位置就停止了追击,死里逃生的牛国栋在庆幸之余,也不禁得意起来。
要知道他刚才为了摆脱日军那架疾风战斗机,他可是飞出了920公里的时速,感觉整个飞机都要解体了,还好这飞机结实,并没有解体。
这个速度其实并不是雷电战斗机俯冲的极速。
根据现有资料掌握,雷电战斗机在之前试飞时,曾经飞出过最大725英里每小时的时速,也就是1166公里每小时的时速。
这个速度差点打破音速。
不过对于这个俯冲极速,在后面的服役中很少飞出来。
反正之前的特遣航空队,还是现在的第六路军,牛国栋没听说有人飞出来。
最高的俯冲极速,有人飞出过1030公里每小时。
并不是不能再飞多点,主要没必要,而且也很危险。
也正是有人飞出过更高的极速,所以牛国栋刚才敢大胆尝试。
反倒是那架疾风战斗机眼看追不上后,就停止了俯冲,开始转向降低速度。
眼看日军飞机并没有放过自己的打算,牛国栋也连忙加速远离,同时缓慢爬升高度。
这爬升速度,的确比不过日军飞机,可又没什么办法。
看着空速表,发现此时最大速度连600公里每小时都没有,他也有些无奈,只能一边爬升,一边盯着天空。
他并没有直接垂直爬升,因为天上那都在乱战之中,这会儿冲上去,不是送死吗?
所以他开始朝着远离战场的方向飞离,尽可能在安全的位置爬升到六七千米的高度。
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在他后面的那架日机不见了,他也似乎离开了战场。
当看到高度表显示6000米的时候,他就放心多了。
在这个高度虽然不是绝对安全,但遇到了日机也可以快速爬升至高空。
等到了高空。
哼哼,我可就不怕你了,有本事你上来打我?
你不上来,我可就俯冲下来了。
当然,日机也不傻,没给他这个机会。
可当他环顾一圈,却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其它飞机呢?我这是跑哪儿来了?湖呢?”
牛国栋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迷路了,这是跑哪儿来了?
看到飞机上的指南针方向,这个时候才发现,他好像是朝着北边飞的。
于是他就根据刚才的战场的位置,加上飞行速度和时间,大致估算自己如今在什么地方。
他不确定前面那条河是汉江,还是长江,他对湖北境内这两条河的宽度没多少概念。
抗战全面爆发时,他才14岁。
16岁时考入中央军校第十六期,就在铜梁上的课。
他是涪陵人,而铜梁属于永川管,就穿了一个重庆而已,也不远。
至于湖北这边,也没来过。
而且中央军校毕业后,他就考入空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紧接着又去美国的航校学习,毕业后加入特遣航空队。
不过根据估算的方向,眼前那条河是汉江的可能性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