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想要压下都压不下,这就是常说的涉及到自身利益以后,民众的声音才会大起来,才会有人发生。
这洛阳最近暗潮汹涌,有人想要粉饰太平,可是架不住人多嘴杂,到处都是传闻,只能堵住皇帝的耳朵,堵住大臣的嘴,堵不住百姓的口。
厉权听到外面的传言,心里一阵阵欣喜,这说明之前的布置已经起效,果然他那迷人的老祖宗厉害,这才开始就有如此的效果了,以后还得了。
他立太子的事情还没解决,总觉得需要个契机,不过废后的事情已经基本定型了,经过调查,刘贵妃指认是皇后指使宫女自杀吓她,而且她有证据,之前赵贵妃孩子没有了,跟皇后也脱不了关系。
三堂对峙,一直吃斋念佛的太后都出来了,一群人见证下,加上人证物证俱在,挖出不少皇后做的脏事,包括诬陷妃嫔,谋害子嗣等等。
这算是数罪并罚,由太后主持,皇帝下令,直接废掉皇后位置,幽闭后宫,并且发旨意昭告天下。
这废后的事情算是尘埃落定,比想象中还简单,皇后一废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当然是其他嫔妃,愁容满脸的当然是太师这边。
太师在家里气的直拍桌子。
“这个蠢货,做事情不收尾,杀人要灭口,哪里还能留下那么多证据!这么多年没有子嗣,想着起码还能占着后位,起码,以后会有机会,现在一下后位都没有,后边送进去的人还不顶事,这不是让将军那边得势吗?”
太师不怪女儿做了这么多事情而是怪罪女儿做事情做的不干净,这后位对他们至关重要,虽然皇后没有子嗣,可是只要她还是皇后,以后不管立谁当太子,皇后都是嫡母,以后是正经的皇太后,不管如何都对他们家有利。
现在可好,一下皇后被废了,他们还想将其他嫔妃的孩子送上去,当这个太子,现在恐怕得换个计划了。
太师这边犯愁,大将军那边高兴,他们还没高兴多久,皇帝就宣布选皇太子,这次选太子的方法听都没听过。
“陛下,您确定?”
太师这么会做表明功夫的人,都忍不住反问皇帝确定这么选择吗?
“确定,太师有什么异议吗?”
太师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异议,只是眼睛和脸上不是这么写的,他知道自己因为废皇后的事情心里有些着急,忍不住质问了,这件事即使他不赞同也不该他出头,就退回去了。
其他大臣都看向大将军,大将军给一个官员使了个眼色,那人跪地上。
“陛下,册封太子的事情重中之重,这么决定是否有些草率,自古立太子,不是取嫡长子,就是取贤才,这抓阄定太子从来没有这先例啊。”
没错皇帝和他那些智囊团一起商讨这么久,就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多亏厉承已经回到顾府了,没在宫里,要是听到他出了这个主意,厉权的脸估计又得肿了。
那些智囊团也是有理有据,说是既然开始说立太子是因为梦到祖宗托梦,就不如直接一下到底,直接老祖宗决定,谁当太子,让这些皇子到祖宗祠堂去抽签,谁抽到是谁。
当然这些人还没傻透,选择皇家祠堂是因为这地方基本大臣的势力没有侵入进去,方便皇帝的人做手脚,人选已经定了,到时候就让他抽中,直接一立太子,这事就完了。
“既然是老祖宗让选太子,就让老祖宗选,这次抽签在皇家祠堂里抽取,到时候百官见证。”
厉权看到有人反对,都已经商量过对策,就直接顺着话茬,将这个事情定下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算什么,他们反对的,怎么就突然敲定了,地点都确定了?
“钦天监选一个良辰吉日,最好是最近,让皇儿们都去抽签,谁当太子就老祖宗决定,就这样了。”
其他大臣赶紧跪下反对,这事情怎么看怎么诡异,要是真按照抽签来,万一出现什么状况怎么办?
“陛下三思!”
“选太子是重中之重,请三思!”
“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件事不是儿戏啊!”
“请您收回成命!”
“这于礼不和啊!”
一众大臣七嘴八舌的反对,国家大事可不能如此儿戏啊。
见众人反对,厉权不悦的坐回去,“那以你们的意思谁当太子比较好。”
“当然是大皇子。”
“当然是三皇子。”
“当然是二皇子。”
百官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意见,这朝堂比菜市场还热闹。
“够了!你们吵来吵去,都没有一个定论,你说他好,你说他好,我们我这些儿子都不错,才德兼备,一表人才,哪个当太子都不错,就是都太好了,才无法选择,才要抽签,你们吵下去都不如抽签决定,钦天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