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庭宛皱眉。接过文书看起来。基本是死状,地点,检查的结果。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太子殿下是发现了什么?”
“爹,你给我看看。”
顾御之凑上来要看。顾庭宛嫌弃他烦,将文书递给他。
顾御之扫了一眼,“确定没错吗?”
“确定没错。”
“到底怎么回事?”
“少一个人。”顾御之直接开口。
“不会,一共一家六口。”衙役清点了。确实是一家六口都在。
“我们在门外听那群邻居说。他们家一共是六口人没错。
老刘头,他妻子,女儿刘妮子。上门女婿蓝文采,两个孩子,大儿子十二,小儿子三岁。
这里尸体看着数目都对的上,可是这女婿的描述显然不对。
邻居都说,这个女婿蓝文采是识文断字的秀才,常年在家学习,从来不干活。
你看这个人的描述,显然是常年干活才有的体格。带我去看看那个蓝文采。”
顾御之是个行动派,发现不对直接要求跟衙役说去看尸体。
衙役看向卫庚,卫庚点头。只好带顾御之去。
其他人等顾御之查看的结果。这种脏活累活,交给顾御之就好。
厉承捧着茶碗喝茶。顾庭宛找卫庚聊天。
“这老刘家你知道吗?之前是做什么的?”
“这个老刘家真不知道。他们家人没什么存在感。
那个秀才也不交际,不爱说话。我得问问衙门里的老人。”
卫庚虽然是县太爷,但这些琐事不是都一清二楚。
“那门口的老应头家的文正青。你认识吗?”厉承插嘴问到。
“认识。”这次卫庚回答的格外痛快。
顾庭宛总有种自己被针对的错觉。不过他也知道,卫庚不会那么做。他说的是实话,他真的知道文正青。
那就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区别呢?这个文正青有什么特殊之处?
“你听说过他什么?怎么认识的?”
“这个文正青是个文人,但是又不是个单纯的文人。更偏向一个商人。他什么活计都做。交友甚广。
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他恨不得都认识几个。也都能说得来。
跟这个死的蓝文采一直宅在家里不同,这文正青到处交际。
诗会文会,赏花饮宴,流觞宴,他都参加。简直就是这一片的名人。
而且不拿架子,很爱笑,只要是能挣到钱的活计,他基本都接。
什么代人写信,写状子,写文章,甚至是话本,说书,只要价格合适,他都接。
下官认识他,是因为一次官司,苦主是个农户,因为不识字被坑。
本来租赁的土地,变成变卖了,还签了文书。按照规矩,这种文书算是有效文书。
即使到下官这里,也只能判骗子赢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