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在人群中见到陆殊,他即是高兴又是忐忑,心理反复思忖着要如何自然的打个招呼,如何不叫人瞧出异样的说几句话。
只是他并不擅于在热闹中自处,而且旁人见到景行宗人大多都是避之不及,以身他一身一品宗服,更是叫人退避三舍,他与那些热闹总是格格不入。
不同于景决的是,那个他日日想见的人却是人群焦点。
彼时正值芙蓉山鼎盛,晏清尊陆岚一呼百应。陆殊身为唯一嫡公子,虽没有明面上封作芙蓉山少主,但在大家眼里是早晚的事,只凭这一点,陆殊便必然是众人追捧的对象。
更不要说陆殊弹得一手好琴,又会各种奇技杂术,往往一出手,便叫人击掌赞叹;偏人又生得风流,眉目多情,顾盼生辉;性子又活泼伶俐,神采奕奕。他在人群中,便是光彩夺目一处,大家都爱看他,姑娘们见着他都脸红,少年们与他或是呼朋引伴或是争风吃醋,好不热闹快意。
而景决身为景行宗人,秉持着与各仙门保持距离之要旨,他常常是一身暗沉的玄衣,隐在人群中,大多只能远远看着陆殊的热闹。
他曾也试着要靠近,可是陆殊周边总不得空,他稍一犹豫,陆殊要么被人拉走,要么他就被不知谁挤开了。
他在人群中能看到陆殊,陆殊却看不到他。
他总想着等会散了再找机会,可人群一散,便不见了人。
头两回他还默默地连着在节会上找几日,皆是无功而返。
后来是实在忍不住,将作不经意问芙蓉山门人陆殊的去向,才知道陆岚管陆殊甚严,外出一日便是要回山的。
平白错过了许多次。
十几岁的年纪,初次心意萌动的喜欢一个人,一半在羞赧,一半在思念。
想要说几句话,思来想去不知如何开口,好似隔着千山万水,山重水覆开不了口;
想要牵一下对方的手,百转千回,还未付诸行动,便在心中将自己千刀万剐一遍,只觉那梦中情人,是容不得半分觊觎与玷污的。
少年的爱恋,纯洁如皎月,美好如新雨,丝丝旖念因情动生起,又因生怕亵渎了心上人压下。
如此反复,煎熬折磨。
十六岁那年的心动,撬开少年剑修坚硬的心扉,理智的剑修一开始就知道不是所有人的心事都能幸运地装进蜜罐,他一猛子扎进一坛苦酒,甘之如饴。
当初未料,这苦却是没有尽头。
想见,见不到。
见到了,近不得。
怪自己不够大胆,再三告诫自己下次见到那个人自己一定要更像个男人。可只是远远见到那个人,便已心跳失速,再不复从容自得。
怪自己不够成熟,大可光明正大的去寻人攀谈,可是十六岁那年天蝠洞中猝然而至的滚烫热意是明明白白的,抑制不了的身体反应是骗不了人的。这些年里的旖旎的心思亦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并且还在无数个日夜里越发的纠缠着他。
他并不光明,也不磊落。
那张陆殊给他的黄纸书笺,无数次在灯下展开,黄纸甚至都被摸出毛边了,可一想要到烧了才能寄到,便又不舍得烧。
辗转三年,已被思念压得透不过气,他渐长的暴躁落在景昭眼里。终于这一日景昭状似无意问他要不要一同到芙蓉山议事,他终于在厚着脸皮,随着来了芙蓉山。
-
芙蓉山绵延十三峰,景决在山间绕了半日才看见这处小苑,却没见着所谓的主母少主居所,只寻着这座小苑,四周清冷,人迹罕至,便想向苑主人问路。
于是,轻轻扣了木门,无人应答;
再扣,良久才听到懒懒一声答话,请他进苑。
门未上锁,一推即开。
入目是一座灰墙小院,墙围翠竹与花草交错。
中央一棵绿云遮的石榴树,火红的石榴花开的如旖成绮。
细风拂进,落英红雨落飘荡轻舞,散在树下的竹桌藤椅,以及椅上的少年身上。
那少年穿一身青罗软衫,枕臂懒懒倚在藤椅之上。
大概是刚做了个美梦,要醒不醒,长长的睫毛轻轻颤着,像是在回忆什么甜美的情节。
眼角弯弯,嘴角也弯弯,一腿支着,一腿随意搭着,听到客人已进来,并不以为意,也不戒备,怡然自得地应一声“来人何事”,连眼也懒得睁一下。
景决不由走得近了,原已要开口问路,先是看到少年那慵懒惬意之态,他微微怔住;待认出那远山黛眉与含情唇角,登时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腾的烧起,心中怦怦直跳,目光也不知该放何处,窘意催他离开,可身体却不肯迈开步子。
这一眼,仿佛一把将他又拉进那坛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