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没记错,这也是平江上巳自古而有的风俗。”谢诏微微一笑,轻声道。
她低头一看,探花郎探花折枝,一串柔软花枝折成的项圈挂在了她颈上,山桃烂漫,灼灼艳色。
他当然没记错,上巳节的桃花不仅能赠美满姻缘,更能赠给心上人,为自己求姻缘。
虞蘅伸手摸了摸,数片花瓣应势而落,飘飘悠悠、盘盘旋旋地落在水面,荡起阵阵涟漪。
心上人……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两岸的村调还在唱着,虞蘅在水面的倒影中瞧见了自己。
不知是否方才饮多了酒,脸发红得厉害。
第70章枣花夜市观她旧往,同她仰……
七月流火,天刚擦黑,即便西山还余一抹金色,到底没有白日那么火热了。而汴京城南往日最热闹的街巷,此时不过围坐了三两散凉的百姓。
一个骑驴的书生路过此地,不免嘀咕:“还东都呢,都没俺家村里热闹。”
纳凉的百姓听见这话,不免嗤笑:“才进京吧,小郎君?”
那书生颇惊诧:“阁下如何得知?”
老叟们俱都笑起来,其中一个道:“你要热闹,只管往城南枣花巷子去,哦,记得莫要穿这一身白裳,免得弄脏了。”
书生谢过,随即骑着毛驴,一路往他们手指的枣花巷去。
进京那日在城门底下排队时,他亦略有耳闻,这枣花巷原先不过因一家酒楼闻名,地段只能算中上,谁知一年多前,有个脚店渐渐有了名气,众人都以为要和原先那谢家抢生意了,又谁知人家扭头合伙将剩下那些半死不活的铺子给盘了下来。
如今啊,这枣花巷俨然是城中最繁华地段。
书生初入汴京,还未见识过,只听说这条街从头到尾逛下来,就没有不吃撑的。
前段时间停业新修了路面,食客们纷纷坐不住了,那个抓心挠肺地馋啊。光吃不到还好,城中也不是没有旁的酒肆,偏偏那股抓人的香味,时不时便越过巷子,蔓延进附近住户家中。
虞蘅表示无辜,还不让人试菜了么?
书生这回算是找对了方向,大老远,就隐约能瞧见一点儿晃动的人影,路上也有似他一般,正向那边赶的。
待靠近,一股子劲香先礼后兵地将书生团团裹住,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他耸动鼻尖,“吁吁”赶着驴来到了巷口,入目先是一块高大牌坊,上书龙飞凤舞四个大字,枣花夜市。
巷中已是人头攒动,手里捧着纸碗的、举着签子的,抬高胳膊,小心翼翼朝前挪动,顾不得被前人踩了鞋,若不走,马上就会收到下一人的催促。
座骑、肩舆、轿子、车在这里是走不开的,入口处有一排排的牲口厩,看守的小厮拿出对牌,同时给书生跟他的爱驴脖子套上,对牌上写有数码,届时凭号码领走。
如此贴心周到,还未踏足,书生已然心存了好感。
一脚迈进,就似打开了什么机关,比方才还更猛热的香气浪潮瞬间涌来。“咕噜”一声,在旁人揶揄的侧目下,书生微红了脸。
而在他进去后不多久,为了保证里边客人的体验感受,小厮们暂且将朱漆杈子拦在了道路口,略略“限流”。
……
今日枣花巷要比往日都更加热闹,不光是因为重新开业第一天的缘故,更是因为谢家的小郎君与虞记东家结亲,因着虞娘子双亲俱不在了,谢夫人怕虞娘子触景伤心,两人一商量,决定也不搞那门子拜堂繁缛礼节了!飨宴众食客,无论是否在两家消费过,这一日都能在枣花夜市敞开肚子,免费吃喝!
谢夫人年轻做贵女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好玩好动,用世俗的话来说就是,有那么点“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