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亭道:“东宫是圣人一手教导,自小带着他围猎下棋、读书治国,生恩不及养恩厚,单凭燕王,圣人下不了狠心。”
群青道:“你在说太子,还是说自己?”
陆华亭弯了弯唇:“孟光慎不会坐以待毙,自有法子对付我。”
像是在印证他的话,狷素敲窗:“长史,郑公公来了,叫您接旨!”
陆华亭出门接旨。群青在窗边听到了旨意内容:“燕王府具剿匪、云州治灾之功,圣人早就想赏,原礼部尚书致仕,尚书一职空缺,遂令陆华亭任礼部尚书。”
“恭喜陆大人。”郑福看了眼燕王府的匾额,提醒道,“圣人已赐下宅邸,还请陆大人与夫人尽快迁出王府。”
燕王府众人望着陆华亭,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
群青明白,大宸朝中命官,不得与皇子结党。这道圣旨明着给陆华亭升职,实则是强行将陆华亭和燕王府分开,叫他日后不得再辅佐燕王。
郑福道:“圣人已将监国之任暂交给燕王殿下,至于太子,圣人暂令太子幽禁行宫思过。”
结果与陆华亭所料几乎相同,宸明帝心中的天平偏向太子,不过是将他幽禁。好在监国之权在燕王手上,萧云如暂且安全。
陆华亭接了旨,和衣躺在床上。隔着帘,他看见群青慢吞吞地坐起身,便道:“你若累了,明日再搬也一样。”
群青道:“现在还不到累的时候。”
她挽起发髻,穿好官服,便起身将那些未看完的账册往箱子里装。群青装书入箱,快速而细致。陆华亭望她一会儿,突然道:“当年娘子伴在宝安公主身侧,做的是伴读吧?”
群青微微一顿。当年在宫中,杨芙不喜早起,都是她每日来整理箱笼。只是世人的目光都被十七公主吸引,当年她从不觉得,身为伴读是值得注意的。
更何况,她做细作已久,都要忘了做伴读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陆华亭起身,帮她将账册装进箱内。此人容貌华美,沐浴之后更显昳丽,黄香草气息几乎无孔不入。
太子虽未被废,但监国之权已落于燕王之手,距离上一世的结局不过一步之遥。一旦燕王掌权,他二人这赐婚便可作废。陆华亭上一世尚未来得及娶妻,但对郎君来说,娶妻生子似乎是不可放弃的事。
而等她换回阿娘,也便没有留下的理由。
想到此处,群青问道:“你几时放过我?”
她的声音极轻,陆华亭幽黑的眸微顿,半晌,他从香囊内抽出一根黄香草,轻抛进她的箱内,道:“相思引之仇,你想如此轻易就算了?好歹要陪娘子找到下毒之人,你我再清算。”
群青不再说话。
无论是爱是恨,这强烈的牵绊纠缠着她,竟使她能稍稍安下心,走过这段艰难的路-
太子妃的车架到达仙游寺。
天微微雨,揽月小心地扶着郑知意下车,郑知意望着对面那一团莹莹的灯笼,捡了块石头掷过去:“在东宫便是冤家。没想到来到此处,还要做邻居。”
对面提灯观望的,正是被圣人贬居在仙游寺的燕王侧妃杨芙。杨芙一早恭候在此,躲开石块,讥笑道:“我当她有多受宠、群青有多厉害,到头来,连一个孟宝姝也斗不过,还不是灰溜溜地被赶过来了。”
“太子妃。”这厢,揽月扯扯郑知意的衣裳。
郑知意转头,便看见通明的寺前立着的德坞,他手捻佛珠,比上次见面时长高了,面容更加沉静,她认出了他:“小和尚!”
德坞分明若琉璃的眼睛望着郑知意,又怔然望向她的肚子。
上次见这位年轻的太子妃,她分明还是少女模样,可眼前看到的,提醒他这少女马上便要做母亲的事实。
揽月忙将群青的信交给德坞。
信是梵语写就,请求宾使庇护太子妃,德坞看了,竖掌行礼,请郑知意进佛堂内休息。
待他一走,郑知意催促揽月:“拿出来吧,我饿了。”
揽月实在无法,悄悄地从包裹中拿出一只猪蹄,又叫李郎中在门口放风:“听说琉璃国的宾使都用素斋,一会奴婢赶紧开窗散散味。”
郑知意有孕后极是嘴馋,大口啃猪蹄:“到这里来倒是清净,只是吃肉得偷着吃,实在麻烦。”
正说着,李郎中“哎”一声,郑知意迎面便撞见了抱着两床棉被进来的德坞。德坞见郑知意举着猪蹄,也是一惊,旋即敛目退了出去。
“他不会生气了吧?”郑知意不安道,“若是得罪了宾使,可是会给大宸招致灾难?”
话音未落,德坞却又进来了。
他手捧一只木盘,盘内有瓜果菜肴,中间还有一瓷盘,上面竟然放着一只鸡腿。
德坞看了看郑知意,将木盘推到了她的面前,口中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