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大宋神探志 > 第五百八十八章 什么太后放弃衮服祭祖那问辽国要岁币吧(第2页)

第五百八十八章 什么太后放弃衮服祭祖那问辽国要岁币吧(第2页)

……

近来的朝野确实热闹。

重磅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太后要于明年二月,衮服祭祖,然后辽国新帝的生母,太妃萧耨斤又发书信来朝,有重定盟约的意向。

不出所料,这个消息自两府传出后,众多朝臣踊跃赞同。

理由很简单。

西夏覆灭,河西安定,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休养生息,等到国力强盛,再图燕云。

如果辽人不开战,继续太平下去,给予国朝发展壮大的机会,当然是好事。

这倒也罢了,比较离谱的是,不少臣子甚至提出,不需要减免岁币,依旧每年赐予三十万岁币,展现出泱泱大国的气度,安抚住这群契丹人。

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理由同样直接。

契丹人绝不愚蠢,此前攻灭西夏,收服河西的时候,都派军进逼兴灵,此后宋军率先打破盟约,北上伐辽,若是按师出有名,并不占理!

试问在这种种前提下,辽国现在如果能打,如果有信心打,为什么反倒要重定和平盟约?还主动愿意商议岁币的数目?

外夷向来是畏强欺弱,如今辽人偏偏要和谈,而且还是由一位元妃提出,不是太后,这岂不是恰恰说明了,辽国内部动荡,国力衰弱,畏惧国朝再战,岂能如他们的心愿?

不过总体来说,前者的人数要远大于后者。

一方面是观念保守的终究占据多数,另一方面也是利益相关。

北伐失利,西军中损失惨重,枢密使杨崇勋、参知政事夏竦贬官,前车之鉴犹在,从仕途的角度来看,同意盟约不会承担责任,反对盟约却难免为将来的冲突担责,群臣自然免不了有所偏向。

而就在这时,另一则消息随后传出。

权知开封府事狄进谏言,向辽国收岁币!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人的面目终于暴露了!”

韩亿脸色铁青,拍案而起。

身为枢密副使,他此次发言倒是理所应当:“我朝崇文抑武,便是因唐末战乱,为祸太甚,需得抑制武事,崇尚文教,休养生息,才能不重蹈五代覆辙!”

“如今此人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来日定是百姓空竭,万民疲弊,要将国朝拖入万劫不复之境!”

“不治以重罪,难平此风,老夫欲向太后、官家进言,罢免此人权知开封府事,追夺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

崇文抑武确是宋朝国策,但事实上,纵观两宋,尤其是北宋,几乎没有停下过打仗,打了辽国打西夏,打完西夏打辽国,最后被金人一波带走,抑制武事成了口头上的空谈,倒是重文轻武的风气盛行开来。

现在还不至于那般,但问辽索取岁币,实在太倒反天罡,如此激进的态度,也确实很难让习惯于防守的朝臣接受。

同为枢密副使的范雍,并不赞同韩亿最后那句追夺出身,除名勒停,但也有话说,抚着白须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我朝今得河西,精骑良马,来日再不输契丹骑兵,何必现在逼迫,横生枝节呢?”

“狄直阁对辽本有急智,此番却操之过急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