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家打听其实就给了罗子律一个选择,你那老婆是不是可以休了?更有甚者,你老婆是不是可以死一死了。
升官发财死老婆,是这些寒门进士最好的运气啊。
罗子律当然不敢这么想,他吃喝穿戴所用之物,所用之人都是范温雅给的,范温雅又不是远在天边,手里还握着婚前协议,他敢这么做,以后再无前途。
对他抛橄榄枝的人经济条件还没范温雅好呢,罗子律本就是聪明人,知道自己还得靠范温雅。
他能得二甲末尾已经是意外之喜,朝考想要得个好成绩就难了,他还需要范温雅给他打点选官。
不过别看罗子律目前为止分文不赚,他其实已经给了范温雅回报,免税的地又变多了,门楣提高了。
现在,除非是王公贵族这一层,否则范温雅的产业已经没人会觊觎。
抢夺一个普通人的田地产业,和抢夺一个新科进士的田地产业,那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毫无反抗的余地,另一个则能和你碰一下,磕的你头破血流,除非没脑子,没人会这样做。
范温雅让秦时文放下手里的活,给罗子律全力奔忙将来当官的事,她这里只有秦时文懂这方面的事。
范温雅道,“不用顾惜钱财,这些都是小事,能尽快让罗子律当官就行。”
然后她去找王秀才,问他可愿意给罗子律当文书。
罗子律不可能在京城当官,多半是外任的,也多半就是个县令,但县令的辅官有些得自备。
师爷,文书等人都得自带,地皮蛇就是县丞,捕快,狱卒,典史这些。
有些县令到了地方,狗屁不懂,也从不理事,都是县丞一力承当,三年后县令拍拍屁股走人,混到了资历,再有些人脉,就能升官了。
范温雅其实无所谓罗子律当官的地方好坏,好有好的用处,坏也有坏的好处。
偏远之处,她那些种子倒是能有用武之地了。
王秀才没想到自己到老了倒有了个差事,他应了下来,那些文书工作他是熟悉的,王秀才也算一个师爷了。
范温雅习惯谋定后动,已经开始准备出发的人和留守的人了。
五十个家丁,她要带走四十个,剩下十个留守,再训练十个出来。
仆人也只留下守门户打扫的就行,杨寡妇留下,她年纪大了,奔波不得。
秦管事一家都是跟着走的,白素琴,杨小花,都跟了走。
范温雅对丹姨娘还有二姐儿道,“你们呢,是跟了去还是留在这里,留在这里也无妨,如今我们门第不同,不会有人来骚扰,跟了去,将来姐儿们的婚事可能就在当地找乡绅之家了。”
丹姨娘想了想,决定跟了走,二姐儿也要跟,她倒不是为了什么亲事,而是不愿一个人生活。
那就卷包一起带走好了。
这些只是定下,没说马上就走,范温雅估摸着没这么快,一年也是要的。
果然,朝考的成绩罗子律就一般了,但他是二甲,选官的机会排在三甲之前,加上范温雅给他打点,基本不会去鸟不拉屎的贫穷地方。
到了六月,罗子律的任命果然下来了,彭州某县的县令,明年就能上任。
范温雅就在琢磨彭州是哪个地方,如今的地名有很多和她上辈子知道的不一样。
她一边打听,一边和她手里的地图进行印证,然后才明白,好像是徐州地界。
范温雅开始挠头,她对徐州了解不多,只知道这是一个划给江苏管辖却和山东生活习惯一致的地方。
算了,那地方也大,罗子律不过一个县令,管的只是个小地方,也不知道在哪里呢,到了再说。
现在的彭州也有十多个县,罗子律在铜县当县令。
第440章三弄三十
从京城出发,若没有辎重,十来天也能到彭州,若带着家眷车辆,那走上个把月不稀奇。
罗子律只要在来年三月赶到就行。
范温雅估算了行程时间,决定等入了秋就出发,这样不用太赶,到了之后也好有足够的时间安顿。
若是过了年再走,天气冷不说,时间也急迫。
罗子律当然没意见,他现在意气风发,行走动作间已经有了官样,家里下人对他的称呼也变了,变成了大人或是老爷。
他已经是茶楼酒肆的常客,这也是必要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