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冯裕贤母亲才去世不到一年,按理说他得守足一年的孝。所以,这次分配去各衙门当差的这批新中的进士中,暂时没有他的名字。
对此,冯裕贤自己心中有数。但看在他这么殷勤的份上,孙侍郎还是亲切的把他叫去了身边,告诉了他这么个情况。
“但这只是暂时的。”不管孙侍郎心里如何瞧不上冯裕贤,但至少面上是和蔼且客气的,“但对此事老师心中有数,等你守孝满了一年,必会立刻再把你名字报上去。”
这些日子来冯裕贤四处碰壁,日子倒霉得都快要受不住了。
这时候,总算是盼来了一点希望,冯裕贤立刻高兴得什么似的。
“多谢老师。”他赶紧抱手鞠躬。甚至,觉得鞠躬不够诚意,他又赶紧屈膝下跪,在孙侍郎跟前跪了下来。
男人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和父母。尤其这样功名在身的进士,更是只跪天子。
所以,乍得他这样的跪拜,孙侍郎赶紧站起,亲自将人扶起。
“起来,快起来说话。”对冯裕贤的态度,孙侍郎是极满意的。
将人扶起后,孙侍郎说:“晚上别走了,留下来吃饭,陪我喝几杯。”
冯裕贤自是没有不答应的。
吴容秉等人得罪了孙侍郎,自然就是得罪了一个圈子。
朝廷之上,结党营私,官官相护。吴容秉虽为探花郎,但在这燕京城内并无根基,若为人所作弄,也是无能为力。
很快,这批新晋进士各人将入什么部门,户部拟定的名单下来了。
只要不是太过分,明显有什么不对之处,户部尚书、甚至是中书省那里,都不会单挑出一个人来过门。且孙侍郎也聪明,此番只针对了吴容秉一个,对程思源,倒并未有任何的报复。
吴容秉身为新科探花郎,被下放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当父母官。
第109章第一百一十九章入宫
吴容秉自己倒无所谓,左右他入仕途也不只是为高官厚禄,而是真想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的。做父母官也好,至少是为民谋事,总好过京里的这些尸位素餐、只食俸禄不做人事之人。
虽心中也颇有失望,觉得这朝廷官官相护实在厉害,对这样的体系颇为担忧,但他心态还算是好的,很快便调整了过来。
可吴容秉不甚在意,程思源却为他很是不值。
“实在太过分了!”回了家后,程思源立刻跳脚,“户部这是故意毁你前程。把你派去那么远的地方任县令,这得多少年才能回得了京城?你可是探花郎!”
读书人没人不知道,新科进士只有进翰林才是最有前程的。
能入翰林供职的,日后都是宰相根苗。
就算不入翰林,那留六部从底层做起,也比外放好太多了。
而且还是外放去偏远之地为官。
能做出什么业绩来?
话虽不错,宗旨是为民谋福祉,无所谓起点在哪儿。可若是能把官做到高位去,岂不是有更多机会为民谋福么?
总之,在程思源这儿,把吴容秉派去偏远地当县令,就是大材小用,故意整人。
吴容秉本来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听得程思源此番言论后,不免心中也升起了不一样的想法来。
他不排斥外放为官,他在意的,是有人故意为之。
若一次妥协了,是不是以后次次都得妥协?
“我看这事还有转机!”程思源背着手在屋里转来转去,急得跟被烫了屁股的猴子般,“不到最后一刻,都有回旋余地。我们都想想办法!”
叶雅芙同苏慧娘也在。
苏慧娘一脸的担忧,只问:“该怎么办是好?”
叶雅芙则相对冷静一些,她立刻说:“我同安国公府老太君有些交情,或可寻求安国公府的帮助。”
“不可。”吴容秉直接拒绝,并严肃说,“这件事情,你还是别掺和其中的好。”勋贵人家的人都不是傻子,原本妻子为那杜老太君做事也是不图什么的,这会儿却为了他的事去求人家,不免会让人觉得她从一开始就目的不纯,是有意图的接近。
妻子能有这样的一份交情走动不容易,这份人情还是留着,万一以后有更大的事儿需要求助。
但也怕妻子会为自己一意孤行,执意去办,所以吴容秉换了个说法,道:“一则,杜老太君未必管官场上的事,你去求她,反而令她为难。二则,勋爵人家有自己为人处世的一套法子,贸然去求了,反而会令人心生厌烦,从而弄巧成拙。”
“那怎么办?”叶雅芙是既气又有些无奈。
吴容秉始终淡定沉着,他看向屋内为自己担心的三个人,安抚道:“放心,我自有法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