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 2530(第20页)

2530(第20页)

沈知秋:“其实我跟着苏秀才念书挺好的。”他笨,苏秀才教的正好是笨方法,他已经适应了私塾的教学,并不想换地方。

说读个七八年去考童生,而后二十岁以上去考秀才。

他娘张氏觉得太慢了,觉得沈持能在两年就考中童生,是青瓦书院教得厉害,苏家私塾不行,他也要让沈知秋去青瓦书院念书,赶紧考取功名。

还有,青瓦书院的食堂每日不花钱吃喝的事情张氏多多少少也听到些风声,她有私心:沈知秋去了,沈持不好一个人吃独食,除去一年8两的束脩银子外,每日的吃食都不用管了。怎么合计都划算。

沈持:“你不想挪地儿?”

沈知秋点点头。

沈持:他就知道。

“多商量着来,”他有心无力地劝了沈知秋一句:“可别再想不开做傻事了啊。”

沈知秋:“我记住了阿池哥的话。我会和我娘说的。”劫后余生他要遵从本心,不会再被他娘牵着鼻子走了,太累,太内耗。

沈持拍了拍他的肩旁,有安慰,也有鼓励。

假期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第29章

沈持回到青瓦书院,开启新一轮的读书。

“县试学的文章,就是小儿走路,看见大人怎么迈步,你怎么迈步就行,”程老夫子在讲台上不屑地说道:“案首的文章也不能跟府试最后一名比。”

他说完还把沈持叫起来:“你服气不?”

“先生说得对,”沈持五体投地的口气:“我写的文章狗屁不通。”程老夫子气得瞪眼:“不是不通,是火候欠了,不够。”

沈持:“是,程夫子,我再加把火。”

程多龄表面上气得随时喘不上气来,心里别贴多通泰了:“顽童。”沈持适可而止:“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你们36个人全都考中了,就不再说县试这回事了啊,”程多龄说道:“明年的府试没那么容易,你们要愈发刻苦念书……”

老生常谈,吧啦吧啦,目的是要他们戒骄戒躁,然后加作业,更加花心思做八股文章。

他们开始接触真正的八股文——历代乡试的真题。

乡试与县试之间差一个府试,一个院试,你就说青瓦书院是不是提前学吧。

每十日就要布置一道题目,当然,在那个传媒和印刷并不发达的年代,学生们起初并不知道他们在做的是以往殿试的八股文真题。

一个个摇着头拉着脸诉苦:“太难了,太难了,我考不过去取了,真的考不过府试了……我要回家种地了……”

被程多龄打击昏了,一个个在书院里看见孟度扑上去抱着他的大腿哭泣:“孟夫子,我是不是要经历府试落榜了……我肯定考不中童生了啊啊啊……”

孟度闻着香气急着往食堂赶:“你们不兴砸我的饭碗啊,要考中,一定要考中……”

学生们哭声更大了:“太难了孟夫子……”

“什么文章难成这样?”孟度大惊。他每三年都要这般惊讶一次,没办法,孩子们哭得实在是太悲伤了。

他看着于心不忍。

学生甲抽抽噎噎地说出八股文的题目,孟度眉头一皱:“哦,原来是这个啊,别告诉你们程夫子,你听我的,先啃上三个月再回过头去看,看看还难不难了。”

毕竟,有些做八股文的巧法按照课程表,都还没讲到呢。

学生们看到希望,放开了紧抱他大腿的手臂,孟度趁机逃脱,好险,差点吃不上刚出锅的姜母鸭。

是的,前几天食堂添了一道新菜,沈持出配方和做法,赵秀才操刀,练手数十只鸭子,终于做出了姜母鸭。

他一路小跑冲到厨房,锅上炖着鸭子,赵秀才坐在长凳上,一五一十地数钱。

“孟夫子,”他花白的胡须近来泛起黑色,怕是要逆生长:“食堂每月都有盈余,这钱?”

孟度翻了翻账目,说道:“对这次考中县试的学生,下一年的束脩就免了吧。”

赵秀才点点头:“孟夫子为他考虑的周全。”

他算是看出来了,孟度想补贴沈持,却又不想他沾上“生意”的边,生怕日后落人话柄,叫人翻出来使绊子。

免去此次考中县试学生的束脩最妥当,无论是书院还是学生,都叫人挑不出一丝错来。

当朝的读书人,落魄的时候卖字卖画甚至卖水都可以,只是一旦涉足“生意”赚了大把的银子,那便是沾得浑身是铜臭味儿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