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敏看着昭昭愣了很久,最后弯下腰,摸了摸自己的脸之后问昭昭:“真的瘦了很多吗?”
“当然了,昭昭是好孩子,从来不说谎。”昭昭去拉她的手,有模有样地劝说着:“不好好吃饭身子骨就会不好,到时候就要找大夫,喝很苦的药。昭昭想要见到外祖母好好的,到时候陪着我去骑马……去写大字。”
在娘亲威胁的目光下,昭昭眨了眨眼,将“骑马”换成“写大字”。可写大字有什么意思,远远没有小马驹来得可爱。
堂兄就养了不少的小马驹,他答应她,等明年的生辰的时候就会送她一匹。
小孩子永远都没有烦恼,转过头就将母亲告诉自己要劝慰外祖母的话忘了干净,转而叽叽喳喳地同外祖母讨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小马驹。
明行依旧是没什么话的人,走在姐姐的旁边认真地听两个人说话。
只是在要离开时,他走到外祖母面前,圆润的小脸认真地看向外祖母,说道:“我生病的时候,父亲和娘亲都会心疼我。外祖母,你也要快点好起来,太婆也会担心你的。”
徐淑敏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
明行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无措地看向自己的父母亲。
江新月站到母亲的身边,抱了抱她,而裴延年则是将慌乱的明行抱起来,同他解释。
“外祖母只是想起了太婆,变得难过,而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
明行似懂非懂,看向外祖母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许是因为最亲近的人都在身边,徐淑敏很快从悲伤的情绪当中走出来。
而日子也到了他们要离开的时候。
江新月提出,让她跟着他们一起回京城,不管是住在镇国公府还是徐家在京城的宅子都可以。要是都不喜欢的话,他们手里的院子很多,任意挑一处她喜欢的院子重新布置都成。
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回京城,回到自己孩子的身边,享受着儿孙绕膝的欢乐。
可是这一次她却格外坚持,说她想要留在渭南,哪怕两个孩子来劝说,她依旧没有改变主意。
收拾行李之前,他来找徐淑敏。
那也是一个雨天,豆大的雨珠裹挟着寒气砸落下来,将他的衣角全都浸湿。
进门之后,徐淑敏找了个干净的帕子递给他,让他擦一擦。随后两个人就坐在厅堂内,看着屋外连绵不断的雨喝茶。
他问道:“为什么不跟着我们一起去京城?”
“不想去,来回折腾做什么呢?再说了,京城有什么好的吗?我在那边呆了十几二十年,也呆得够了。”女子捧着一盏茶,并不喝,看向庭院中的目光变得悠长。“我也不想再回去,成为谁谁谁的拖累。”
“你不是拖累,初初从来没有这个意思。”他想说,他也没有。
而女子却突然出声,打断他的话。“可是我累了。”
她说完之后,停顿住,而后转过头来看向他。
她的相貌分明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称得上年轻,可是往日里明亮灵动的双眸却黯淡下去,有着经年之后与年纪相符的复杂与成熟……
“我一直什么都没有,只能拼命地去抓住身边自己有的东西。””小时候,我知道所有人都不喜欢我,所以我就努力地讨好所有人,费力的想要抓住那么一点可以称□□的东西。再长大些,我就渴望稳定下来,渴望在别人眼里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好。我不是不知道江仲望没有他表面上看得那么好,可是离了他我又能怎么办呢?我没有办法自己生活,所以在和离之后,我将我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初初身上,想要抓住一点已经不存在的母女亲情。以至于到了渭南,我也要依靠我的母亲。”
“我的这辈子,浑浑噩噩,从来没有为自己,真正地活过一场。”
“倘若回了京城,我又会走上从前的老路,依靠初初又或者是依靠你生活。”
“可是我不想这样。”徐淑敏深吸了一口气,眼中含泪地笑着,多了几分同自己和解之后的释然。
“我很想要知道,为自己活着,是什么样的滋味。”
135项平生×徐淑敏3总该要如意一回……
他有很多想要劝说她会京城的话,并且深知只要自己强势的开口,最起码会有五成让她改变主意的几率。
可他忽然不想继续劝说了。
她就静静地坐在烟青色的烟雨中,穿着素净。仔细看的话,岁月在她身上也不是全然没有留下痕迹,洗去了她的怯懦、她的浮躁、她的惶惑,给她留下的如同水一般软弱却又漫流不止的坚毅与勇敢。
倘若十九岁的自己见到这样的徐淑敏,他该要有怎么样的高兴?
直到今日,他才真正觉得,她留在渭南或许是一件好事。
离开渭南的时候,徐淑敏为他们准备了渭南的特产和过节的年礼。
两个小豆丁在父母的陪伴之下,一一同长辈们告别,最后拉着外祖母的手,反复确认。
“外祖母,我们说好了啊,要是想我们的话就一定写信来京城,我们骑马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