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 4060(第23页)

4060(第23页)

他不由感叹,“乖乖,这也太大了吧!”

从前他觉得自己北上赶跑元人,将元人的土地纳入大明便已经算不错了,如今看简直是坐井观天了。

然而更让他扎心的是姜宛接下来的话。

“说真的每次看到大英之前的殖民地都要感叹一番,最高峰达到了355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地球四分之一的面积啊!但明明我们华夏曾经也是有机会的,要知道永乐大帝朱棣让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早了半个多世纪!”

“1405年郑和率领62艘海船和2。7万人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他们先后到达了南洋、印度洋等三十多个国家,远至波斯湾、红海甚至是非洲好望角。”

“郑和下西洋让大明与很多国家都产生了一些交流以及商业贸易,宣扬了大明国威,但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当时的大明觉得自己物产丰富,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让百姓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对商品的需求并不高。同时他们将海外那些地方视为蛮夷之地,对海外扩张领土毫无兴趣。海外小国只要对大明口头称臣再进献一些当地不太值钱的特产就能得到大明丰厚的奖赏。”

“如此下来,郑和下西洋便成了赔本买卖。在朱棣死后,郑和下西洋便被叫停,直到宣宗继位想恢复祖父的容光才又搞了一次,但那也是最后一次。”

“而后明朝为了避免海盗侵扰,更是直接下令海禁,民间与海外的交流也便越发少了起来。”

朱棣听完姜宛的讲述,整个人都快傻了。

什么?原本的时空里他竟然放着宝山不入让郑和下西洋只是宣扬国威?他怎么可能那么傻?

朱棣很想为自己喊冤,抬眼却看到几个儿子用“果然如此”的眼神看向他,他顿时什么喊冤的话都说不出。

好吧,按照他以前的个性,的确看不上海外那些蛮荒之地。

但这能怪他吗?若不是天幕出现这世上谁又知道海外会有那么多高产物种,会有那么的丰富矿产呢?

别骂了,别骂了,朕已经知道错了!

这一次大航海时代一定是他大明开启的!

第55章第55章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姜宛心中很是遗憾,狠狠地感叹了一番,但她也知道华夏错过了大航海并不单纯是某个皇帝的问题,于是还是解释了一句。

“当然还是要说明的是哪怕换一个皇帝,华夏古代应当也是没办法像欧洲那般开启大航海时代殖民全球。”

“首先郑和走的是本质是已经成熟的航路,而欧洲却是为了绕开奥斯曼帝国探索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只是附带产品。其次华夏一直地大物博,从古至今都是重农抑商,自给自足,永乐朝还是大明的巅峰时期,海外那些土地天高皇帝远,对大明来讲管理那些不毛之地比所获取的利益还多,自然不会愿意殖民。”

“事实上朱棣已经算得上封建帝王里视野比较宽广的了,毕竟大多数帝王连海权的意识都没有。”

朱棣听完姜宛的这番话后终于顺过气来,然后瞪着眼望向自己的三个儿子,“听见姜姑娘的话了吗?这可不是朕的问题,朕的眼光领先大部分人,你们这些一直反对朕出海的才是鼠目寸光。”

三个儿子被朱棣训得直接抬不起头,最后还是长子朱高枳开了口。

“老爷子,您消消气,我们这不是之前不知道赚钱嘛!您也知道的咱大明现在穷啊!现在知道这出海能赚钱,我肯定支持啊!况且我们之前不都已经说要支持了吗?”

其余两个儿子也都顺着老大的话,好好拍了一通朱棣的马屁,朱棣这才终于顺过气来。

往日之事不可追,而天幕上预告的那些事更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又和他有什么干系呢?他要做的是不能错过如今近在咫尺的机遇。

明洪武,朱元璋也难得点点头,看向不远处的皮猴子都顺眼了许多。

“你不错!虽然也不知道你小子是怎么意识到航海的重要性的,但是能想到就不错。”

小朱棣被自家老爹这般夸奖,下意识地想要挺起胸膛接受表扬,但想到他那喜怒无常的性子,最终还是讨好的笑道,“爹,都是您教育得好!”

朱元璋哪里听不出他的言不由衷,而且他虽然自信,但也知道以他的眼界是根本不会想到出海的。

不过他一个当爹的也不能在孩子面前灭自己的威风,只是抬抬手道,“既然咱已经知道了先机,那你就好好办差,可不能输给另一个时空的自己。”

姜宛说完题外话后,又继续之前的话题。

“15世纪以前,英国其实是农业社会。然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大刺激了工业发展,而纺织业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贵族为了养更多的羊获取更多的利益纷纷把租住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农民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被称之为圈地运动。”

“甚至英国国会还规定,如果一个月内农民找不到工作就要被当成流浪汉,会被卖成奴隶。而奴隶一旦逃亡超过三次就会被处死。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时期,都曾处死过大量的农民。”

“三百年的圈地运动,英国一半土地都沦为牧场,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秦,嬴政冷哼道,“朕就知道那些商人没一个好东西!看看他们为了一点利益就动摇国之根本!”

“还有那英国所谓的政府也是鼠目寸光,没有人种地谁去供养军队?”

明,本就出身农民活不下去,走投无路的朱元璋更是气得大骂,“什么烂朝廷!咱老朱若是身在那英国也要反了那什么英国王室!”

天幕下,无数百姓们更是深有同感。

“果然这天下哪里的贵人都是一样的坏!”

“之前荒年之时,我家交不上赋税,贵人们逼着我们用田地去抵。我们哪里愿意?之前的田地收成一家人就过得紧巴巴了,这不是逼着我们去死吗?可是我们要是不卖地,那一年都活不下去。而现在我们更是没办法了,只能把大丫卖给城里的贵人府上当丫鬟,从此生死全凭贵人们的心情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