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工会发布的一则通知,让曙光厂的家属院热闹了起来。
下班后,年轻人们要么相互串门打听消息,要么成群结队地坐车进城。
所有话题都围绕着本厂的新产品——琴键式台扇。
作为叶厂长的秘书,周如意最近的人缘仅次于工会干事。
她那个十几平米的房间里,每天都人来人往。
“我攒了大半年的工资,想在今年买辆自行车呢。”车间工人吕芳芳说,“但是厂里一发布这个通知,我又有点犯难了。”
“我也是,关键是工业券不好攒,”站在柜边的何旭应和道,“今年只能买一样,买了电风扇就不能买手表了。”
吕芳芳问:“如意,你打算买电风扇吗?”
周如意点头说:“当然要买啊!电风扇的出厂价才145块,昨天郭东他们去百货商店问过其他牌子的台扇,零售价都在两百多。咱们厂的产品还没经过商业部门核价,但价格都是大差不差的,一台电风扇的差价有六七十块呢!”[1]
“我就是觉得买电风扇不如自行车和手表实惠,电风扇每年只用三四个月,其实扇扇子也行。”
另一人说:“现在刚开春,你觉得电风扇没什么用,等到进入三伏天,每天晚上热得睡不着的时候,你就该后悔没买电风扇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先买三转一响,还是先买电风扇。
周如意提醒几人,“能用出厂价买到电风扇的机会仅此一次。咱们厂刚转产,没有生产任务,电风扇暂时是计划外产品,由厂里自己寻找销路。所以才能让工会代表职工,集体采购电风扇。”
“但是厂领导要在下个月参加广交会,如果拿到了出口订单,车间马上就要赶生产,到时候再想用出厂价购买电风扇就不可能了。”
吕芳芳喃喃道:“我就说嘛,工会发出的通知,怎么还限定了购买时间是‘试销售阶段’呢!”
“对呀,这次的机会多难得啊。家属院离厂区那么近,即使买了自行车,用处也不太大。安阳县离市中心又那么远,骑自行车进城还不如搭乘公共汽车方便呢。”
周如意感觉自己要是不当秘书了,可以转去供销科当业务员,特有耐心地帮大家分析。
“再说自行车的价格一直挺稳定的,除了62年和63年,零售价达到五百多块,这几年一直是160到180块。自行车什么时候都能买,但是以出厂价购买电风扇的机会可就这一次!”
陈霞在吕芳芳的腰上捅了捅,嬉笑道:“自行车对咱的用处不大,你想用自行车就找个有车的对象。到时候咱们这边出电风扇,男方家里出自行车,结婚时也算是两个大件了!”
时下的城市青年结婚,流行采购三转一响。
不过,谁家的新房里若是能摆上一台电风扇,那也是既气派又有面子的。
陈霞已经能想象自己结婚时,在新房的桌子上,摆着一台全新摇头电风扇的场景了。
……
未婚小青年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而一部分已婚职工也在私下打着电风扇的主意。
这天,叶满枝去第一车间参加劳动的时候,便有工人跟她提意见了。
“叶厂长,工会怎么只组织未婚职工采购电风扇啊?我们这些已经结了婚的能不能买?”
叶满枝手上折着玩具枪的包装盒,盒子正面用硕大的黑体字写着“保卫祖国,守护和平”。
将折好的盒子放到旁边,她又拿起一个纸板笑道:“咱们厂的生产能力有限,先可着未婚小青年买吧,有了电风扇,找对象和结婚的时候都能体面点。想买电风扇的已婚职工很多吗?”
“那可不,电风扇是咱自己做的产品,质量没得说,万一出了毛病还能拿到厂里修一修。”
出厂价和零售价相差六七十块钱,哪怕职工家里用不上,也可以帮亲戚朋友购买,甚至还可以找机会私下卖掉,赚个三四十块是没问题的。
叶满枝对职工们的心思,多少能猜到一些。
不过,购买电风扇需要工业券,有些家庭可能半年一年才能攒够足够数量。
买了这个就买不了别的。
这就能将一大半人拦在外面。
要是真有人为了赚差价凑足工业券,那人家也算是凭本事赚钱了。
“叶厂长,我们到底能不能买电风扇啊?”职工们继续问。
“先看看工会那边的统计结果吧,如果还有剩余的试销品,再考虑让其他职工购买。”
这几天职工们已经陆续去工会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