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文学

落伍文学>人间政道 > 第1962章 明山金矿(第2页)

第1962章 明山金矿(第2页)

“跟明山那边沾亲带故的,想办法到金矿及相关产业找活干;其他确如蓝省长所说要么到南方,要么到朝明、东吴等地打工,然后基本就不回来了。”

说到这里市长王晓江难得插了句话:

“上次我们到碧海招商引资,现场就有陇山籍的志愿者劝投资者别过来,说营商环境差、毫无市场前景,投下的钱连本都收不回,就是这么悲观。”

蓝京道:

“因为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嘛,要改变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但现在开始做还不算晚,我们要一点点地啃,循序渐进改善改良脚下这块土壤。”

因为上午还要赶到省城,一行人没多耽搁便原路返回,吃了早点便乘坐商务大巴,在前后警车护送下浩浩荡荡直奔省城。

王太兴又坐到蓝京旁边,刚才当着一干众人汇报显然留有余地,这会儿才细说内情:

高涛镇确实想修一条路到明山脚下的金砂滩,名义上叫做观光旅游,实质以溪水里含有金砂为噱头吸引淘金客,借以开发金沙滩房产、餐饮、服务等产业,而卢家大院正好位于规划线路的中间点,向左向右都避不开,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强拆。

“金砂滩真有金砂?”蓝京问道。

“早在清代中期之前是有的,含量很丰富,”王太兴道,“当时金矿尚未开掘,明山上的溪流反复冲刷之下裹挟金砂到地势平坦的滩头,水流缓下来,金砂沉积,故名为金砂滩,民间传说有人在草丛里捡到一块纯粹冲积而成的‘软金’,因为纯度太高嘛,所以最火爆时吸引成千上万的淘金客,有发财的,也有耗尽积蓄后无功而返的。随着金矿的开采挖掘,浮在上面的金砂都没了嘛,金砂滩愈发名不符实,虽然偶尔可能有,概率恐怕比体育彩票中奖还低,淘金不能当作职业而是一种乐趣了。”

蓝京道:“照这样说法镇正府思路不错,问题是有没有得到市县两级批准,也就是卢璐再三强调的手续或文件?”

王太兴叹了口气,道:

“我问过商宇、杏林主要领导,对此都是支持的,但修路的特殊性在于金砂滩属于明山矿区管委会管辖范围,这边同意了那边反对没用,市县两级领导的意思是镇正府先把路修起来,生米煮成熟饭那边也没办法,因此造成镇正府有恃无恐,明目张胆地绑人、强拆还闹出人命。”

“出了人命事件性质就不同了,何况卢家后来又有两条人命,血海深仇啊王省长!”

蓝京道,“卢卫国宁愿舍弃警卫工作也要暗助家人找我告状,卢璐在剧团的工作肯定也受到影响,卢家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申冤,我们不能被动地打造出几个悲情英雄,要及时化解,让卢家看到正府公正地调查此案,而且及时通报进度,欢迎他们批评监督。”

王太兴道:“我安排省厅相关领导直接负责调查,防止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此外卢家还提到国家赔偿问题,我明确表示要由高涛镇财正兜底,别动辄上升到国家。”

蓝京转而道:“金矿在上游,且位于山那边,把下游的金砂滩划给管委会出于什么考虑?”

“九十年代中原、大西北掀起淘金热时,大批淘金客跑到金砂滩到处设坝截流,造成上中游水流不畅;此外过度挖掘、洗砂等也破坏溪流生态,污染环境,”王太兴道,“省委觉得强行切割、各自为正不利于矿区统筹管理,遂将金砂滩管辖权划给了矿区管委会,此后沿滩设置警戒线,驱逐淘金客,很快恢复金砂滩一带的安宁。”

“哦,那还是有道理的。”

蓝京颌首道。

行至半途郭安民接了个电话,不知对方说些什么,他淡淡地说:

“这事儿请洪董事长直接与曹省长联系,蓝省长刚刚到任手边工作千头万绪,不会再过问。”

原来商宇市委组织的联合执法检查惊动了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董事长洪增伟迫不及待要向蓝京汇报工作,郭安民让他找分管交通副省长曹家驹,安排得有理有据。

新任省长上任,哪有时间跟省属国企负责人没完没了扯皮?

从商宇到省城的直线距离不算远,但一个接一个山间隧道,无穷无尽的盘山公路,幸亏郭安民提前布置沿途全线封路才得以较快的车速畅通无阻,否则中午前根本赶不回。

车子驶入典型九十年代建筑风格的省府大院,多处漏水,电容不够,冬季刮风窗户和门响成一片,偶尔屋顶、墙里还有奇怪的声音,郭安民介绍说七八年前就有计划盖新办公楼,被京都某大领导六个字挡回:

等经济搞上去。

经济一直搞不起来,陇山省委省正府只好呆在老化陈旧的办公楼,再委屈也没办法。

“有没有规划用地?”蓝京问道。

郭安民道:“当初规划时就准备好了,至今仍空在那儿,有些打提前量的商户在附近早早买了门面,亏得不知跑哪儿去了。”

蓝京又问:“也在城区核心地段?”

“稍稍偏些,处于城区与郊区交界处,当时考虑多占些面积,把大楼盖得气派些、院子搞得大些,另外也能带动城北郊区商业发展。”

郭安民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